老鲁本一把抓住雷洪汕的手腕,放在眼前观察一下,还专门捏了捏他手臂的肌肉,甚至还用自己的手粗略的丈量了下他的手肘、大臂长度尺寸,然后有些遗憾的说到。
“你的枪感还是不错的,就是手臂力量还是弱了点,.44对你来说还是有些吃力。”
说罢,老人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里,很快便带着另外一把枪和枪套出来。
“试试这把。”
雷洪汕不明就以的接过,拔出来一看,是一支老旧的左轮手枪。
“这是我很早以前从朋友那买的一支备用枪,史密斯·威森公司产的m686型左轮的衍生型号定制款,虽然不经常使用但也一直做保养,我想应该合适你。”
从枪套里拔出这支左轮,雷洪汕立刻注意到,这把左轮从胡桃木的握把上一眼就彰显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典风格,整体材质也是使用当时流行的高强度不锈钢。
枪管上冲篆着生产公司的sw铭文,.357几个数字说明它使用的是.357马格努姆弹药,这种弹药在丑国也属于常见弹药,但威力要低一些,也就是很多人觉着.357弹药不够劲,厂家才捣鼓出更大威力的.44马格努姆弹。
但是这支左轮从外形上乍眼一看,却总给人一种说不出,但有总感觉有点不同的感觉。
顶开解锁键向左甩出弹巢,雷洪汕惊讶的发现,这枪的弹巢里,居然不是常见的6发装填,而是紧密的采用了7发布局。
(注:还真有,一沐第一次看到时也很惊讶,而且更惊讶的是居然不是定制款,属于是市面能看到的批量销售款)
“居然是7发?”
“很惊讶吧,第一次我看到时也和你一样惊讶。”
老鲁本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看来这枪的7发装弹让他经常收获这样惊讶的表情。
“虽然是7发装弹,但也正因为装弹过于紧密改变了原有的推进顶行程,它的弹巢和枪身推进顶是没法和6发弹的枪体零件通用,同时为了挤进多一发子弹,减薄的弹巢膛体也不能承受太大的子弹装药,所以这枪不能使用爱好者自配的大威力弹药。”
老鲁本一边叙说着这枪的一些特点,一边示意让雷洪汕试射找找感觉。
雷洪汕摆开姿势,吸取了上次的经验,他食指施加的压力想大一点,但没想到,这把枪的弹簧压力明显要比之前那把小不少,自己很容易便压开了撞锤。
“咦?有点意思。”
察觉到这个力度的不同让雷洪汕来了兴趣,左轮手枪的双动设计虽然很好用,但需要额外的力量也是被诟病吐槽的一点之一。
虽说自动手枪也有双动设计,可它只需要第一发是双动射击啊,其后的弹药都处于撞锤张开的待发状态,而左轮手枪可没这个功能。
但是这把枪的扳机力量和设计明显是得到过专门的优化与调整的,扣动起来力量不仅没此前那把.44口径的左轮要大,而且机件之间的运作配合也明显流畅很多。
“砰!”
第一发子弹出膛,准确的打在了距离那个易拉罐边上两公分的位置,和刚才相比,这个成绩明显要进步不少,刚才可是差了十公分以上。
而且第一枪后,后面几枪雷洪汕明显找到了感觉,射击时运用的力量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到第四枪时,便能准确的命中那个易拉罐了。
“果然……我看你用.44时子弹基本向右上偏,就猜到你的枪感准头是有的,可是你的指力还不够,导致扣动扳机时要刻意的加大手指力量造成动作变形,以后好好练下指力,会提高你更多的射击精度。”
老鲁本一语道破雷洪汕为何换了把枪便提高了射击精度的原因,这个时候雷洪汕才明白为何上把枪自己开火时的那种别扭感来自何处了,原来是自己的手指力量不足,导致动作吃力且变形。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询问这把枪的扳机异样感觉,老鲁本便开口解释了出处和来历。
“这枪是我朋友特别定制的高精度快枪版,他本来是想拿这枪参加快枪射击比赛的,所以扳机的力量和灵敏度都特别调制过,而且你没注意到它的枪管吗?”
“它的枪管长度也是特别定制的,既不是4寸款型,也不是3寸款,而是3又五分之二寸长,既保证了在和4寸枪管选手比赛时快速出枪的短枪管优势,又尽可能的提高了在和3寸枪管选手比射击精度时带来的些许优势……”
“只可惜,在他拿到这枪之后,很多地方的射击比赛都限定了枪管的固定尺寸,他这把枪就因为两边都搭不上而无法参赛了。”
老鲁本说起这历史时带着一股古怪的笑意,可能是觉着自己的这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