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过时不候 > 第289章精神点老登,可别丢分!【求月票】

第289章精神点老登,可别丢分!【求月票】

纷纷成为‘佃户’的时候,均田制就失败了。

而随着均田制的失败,造成的最大影响便是兵源枯竭。

这些往日自备粮食和武器的府兵,既没有财力来购置军备,也失去了打仗的积极性。

所以,到了唐玄宗时期,才不得不转向募兵制。

什么是募兵制?

说白了就是,国家发装备,发军饷,招募士兵打仗。

这种制度,确实解决了兵源枯竭的问题,但也造成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财政压力。

以前打一场仗,国家可能花费一千万就够了,现在打一场仗,少了一个亿,根本打不了。

因此,国家在某些不必要的地方,或者某些战争上,就会减少投入。

那么造成的后果就是,比如唐初设立的都护府,是专门拿来监管被唐朝打败的异族的,朝廷某年的军费若开支大,就可能减少这一部份开支。

而一旦减少这一部份开支,那些异族便会复兴。

再比如,朝廷想集中力量打一场仗,就会加大这场仗的军费开支,那其他的小仗呢?自然而然的就减少了。

可一旦减少了,大家都会想,我是拿军饷打仗的,才多少钱啊,值得我玩命儿?

所以,小仗战败的多,危机就不会断。

当然,也不是说募兵制不好。

其实在府兵制崩坏的末期,唐朝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特别是在唐高宗后期,武则天时期,唐朝边境的危机,就没有断过。

经常出现什么‘燕代迫使匈奴之侵,巴蜀婴吐蕃之患。’‘秦之首尾,今不完矣,即所余者独三辅之间。’的状况。

到了唐玄宗时期,这种状况愈发严峻,才实行了募兵制。

虽然短时间内确实解决了边境危机,但也催生了节度使这样的存在。

节度使制的实行,让边防军队由原来的地方军,边防军,府兵相配合的办法,改为就地招募。

因而,将可以专兵。

逐渐演变成将帅的私人军队,其数量加起来比朝廷掌握的军队多几倍。

当时的唐帝国,总共才五十七万军队,而节度使手中就有四十九万军队,占全国军队的八成以上。

这是何等的恐怖?

简直恐怖如斯!

所以,节度使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国家大乱。

而李承乾,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诞生的。

哪怕李世民他们的新方案,只是节度使诞生的原因之一,李承乾也表示拒绝。

却听他再次开口道:“所以,我的意见是,要改革就尽量考虑周全的改革,哪怕任何制度到了后期都会变形,也要将制度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尽可能的延续帝国的寿命。”

“嗯,太子说的有道理,是朕和诸位爱卿考虑不周。”

李世民反应过来似的,郑重点头道:“当初隋朝灭亡的时候,各路军阀互相征战,出现了大量的荒田,所以,朝廷才会对府兵授田。现在看来,授田只能保持一段时间,并不能一直延续下去,除非大唐的疆域一直拓展下去,总有不够分的一天。”

“而一旦土地不够分,府兵的武器,装备,粮食,就没有了可靠的来源。这便无法保证他们作战的积极性。”

“是啊,一旦士兵失去作战的积极性,想要打胜仗,几乎是不可能的!”房玄龄也随声附和的叹息道。

其余众臣则互相对视,沉默不语。

很明显,他们都被李承乾刚才那番话说动了,觉得之前的新方案,确实有问题。

“那么,依太子之见,朝廷要改革军队,该如何施行呢?或者说,太子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就在众臣默然不语的时候,魏征冷不防地问了一句。

李世民与众臣瞬间就来了精神,纷纷抬头看向李承乾。

心说对啊!

你说我们的方案有问题,那你倒是出个没问题的方案啊!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不由抬手扶额,心说这群老登,一个个尽想捡现成的!

不过,这倒是一个好机会!

只见李承乾眼珠子一转,而后端正身形道:“我确实有一个更好的方案,但要实施这个方案,必须得找个合适的人配合我,否则,即使这个方案再好,也无法实施!”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太子说的是何人?”

“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