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你不能为了吹秦始皇,就乱说吧。)
...............
大唐。
魏征等人都懵了。
有人真的觉得张良刺杀秦始皇是假的,还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清朝人史学家,还有所谓现代学者。
这在哪可能?
圣人写的历史,你都敢质疑?
........
大汉,
汉武帝目光悠悠的盯着司马迁。
“说说呗。”
“真的假的?”
司马迁很是为难,问了一句:“陛下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汉武帝咬牙切齿:“当然是真话。”
司马迁轻轻一笑:“我认为是假的。”
“大胆!”
“放肆!”
“你敢!”
朝臣们纷纷怒喝,恨不得吃了司马迁。
司马迁耸了耸肩,长叹一声:“这就是说真话的代价。”
所以呢,他只能用曲笔写。
..........
【为什么清朝史学家,以及现代学者,纷纷质疑张良刺杀秦始皇的真实性呢?】
【第一,这是孤立不证!】
【张良刺杀秦始皇的事件,记载于《史记》,而且,主要是张良自己叙述。】
【秦朝的所有史料,都没有相关证明。】
【按照秦朝现存的史料,秦始皇从未在博浪沙被人刺杀过,秦朝也没有所谓的关中大搜捕,甚至秦始皇都不认识一个叫做张良的人,听都没有听过。】
【然后呢,除了张良,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够证明这件事发生过。】
【刘邦,萧何,包括项羽,韩王信等所有人,并未提起过这件事。】
【你在看看刘邦跟夏侯婴的事情,是很多人可以证明的,萧何,樊哙,周勃,灌婴都是证人。】
【这就是人家怀疑的原因,开具一张图,内容全靠张良自己编。】
(我懵了啊,我还以为这件事是大家都知道的,感情只有张良一个人知道,这也太不可信了吧。)
(历史简直太可怕了。)
(仅仅是孤立不证,并不能说明什么吧。)
(笑话,秦始皇被刺杀,这么大的事情,秦朝没有记载,你开玩笑呢?)
............
北宋,
司马光攥紧了拳头,孤立不证,孤立不证。
难道一个孤立不证,就推翻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
“我不服!”
.......
【我知道,很多人对孤立不证,不感冒。】
【你以为清朝人怀疑这件事,就只会提出一个疑点吗?】
【现代学者就会因为孤立不正,就推翻了这件事吗?】
【孤立不证,只是怀疑的种子,接下来,才是人家怀疑的重点方向。】
【咱们看第二个不合理的地方,张良刺杀秦始皇,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什么社会文化背景呢?】
【秦始皇是当时的最高元首,他的出巡路线,属于大秦的最高王朝机密,能知道路线图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甚至,这个路线图呢,扶苏,胡亥都不清楚。】
【而且,路上,秦始皇还经常临时更改路线。】
【要知道,秦始皇是以军法治国,他的保密措施,是封建王朝中最高的,没有之一。】
【清朝人就发出灵魂提问:张良凭什么知道秦始皇的出巡路线图,并且提前设伏呢?咋了,你张良把秦始皇的心腹都给收买了?】
(是啊,这就解释不通了。)
(一个王朝的最高机密,是任何一个都可以知道的吗?史书真是要把人当傻子了。)
(最关键是,秦始皇还改路线,这也能及时发现?张良有这本事,还用扶持韩王吗?他再造一个韩国都行了。)
(怪不得人家清朝人都不信,你这比小孩过家家还可笑,谍战片看一下,为了知道敌军的行军路线,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而这个才是敌军的路线,秦始皇可是一个王朝的皇帝,他巡游的路线,是不是大街上一块一张报纸都就可以买到?
张良吹的那么牛皮,他跟谁合作了?能知道这个路线图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李斯,赵高,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