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重器,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主权。将如此重要的权力交给洋人,国家的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这无疑是将国家的命运拱手让人,我们绝不能答应!
第四条,洋人竟然勒令皇太后归政,这不是明摆着让慈禧太后“退休”吗?慈禧太后可是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她的地位和权力岂是洋人可以轻易撼动的?这无疑是触碰了慈禧太后的“逆鳞”,她怎么可能会答应呢?
,!
荣禄匆匆浏览了一下情报,心中顿时如惊涛骇浪一般,难以平静。他的额头上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手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仿佛那情报是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
整个夜晚,荣禄都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的脑海里不断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和应对之策,就像烙饼一样,翻来覆去,始终找不到一个能让他安心的方案。
“这情报到底要不要呈给慈禧太后呢?”荣禄在心里反复思量着,“如果给她看了,以她那火爆的脾气,恐怕会立刻采取行动,到时候事情可就闹大了。但如果不给她看,万一将来事情败露,我可就罪责难逃,脑袋恐怕都保不住啊!”
荣禄越想越觉得左右为难,他不禁想起之前在讨论义和团是该招抚还是剿灭的时候,自己就像个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其实他内心是主张剿灭义和团的,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让人摸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而当慈禧太后决定招抚义和团后,荣禄更是玩起了“明攻暗保”的把戏。他一方面命令手下的将士们将各国使馆团团围住,做出一副要进攻的架势;另一方面却又暗中派人给使馆送去武器、食物,甚至还帮忙接通电报。
荣禄的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清廷里的“双面间谍”,他在慈禧太后和各国列强之间游刃有余,把这两边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荣禄这位老兄,对慈禧太后可谓是忠心耿耿、关怀备至啊,简直就是她的“知心人”和“贴心小棉袄”。他心里暗自思忖着,这份情报要是呈递给慈禧太后过目,以她那暴躁易怒的脾气,肯定会被气得暴跳如雷,然后毫不犹豫地与洋人决一死战。
然而,荣禄心里也很清楚,咱们大清朝仅凭义和团那些乌合之众、“散兵游勇”,怎么可能战胜强大的洋人呢?这无疑是痴人说梦、以卵击石啊!可他同样明白,如果不把这份情报呈交给慈禧太后,万一将来她得知此事,自己恐怕就会大祸临头,搞不好连脑袋都保不住了。
荣禄不禁感叹道:“我如今可真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啊,就像那被夹在中间的夹心饼干一样,两边都不是人,哪边都得罪不起啊!”
而且啊,就算没有这情报,慈禧太后现在正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情绪异常激动。谁也不知道她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也许她会因为一时冲动,对洋人采取一些不利的行动。
荣禄心里那个愁啊,简直比吃了十斤黄连还要苦上几分,而且这黄连还偏偏卡在牙缝里,让他难受得要命。他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出一个完美的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荣禄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哎,罢了罢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毕竟我这个‘双面间谍’也不是白当的,到时候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好了。”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荣禄便急匆匆地赶到了慈禧太后的寝宫。他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焦急和不安,仿佛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禀报。
慈禧太后刚刚起床,正在梳妆台前整理自己的仪容。她看到荣禄如此匆忙地闯进来,心中不禁一紧,知道肯定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
荣禄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将那份“炸裂”的情报告诉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接过情报,仔细地阅读起来。当她看到第四条时,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仿佛被一层乌云笼罩。
第四条内容赫然写着:洋人要求慈禧太后交出权力,由光绪帝亲政。这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一直以来都将权力视为自己的生命,如今洋人竟然公然要求她放弃权力,这简直就是对她权威的公然挑战。
慈禧太后的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她觉得自己就像吃了一个没有成熟的柿子,又涩又堵得慌。她怎么也想不到,洋人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对她提出这样的要求。
慈禧太后越想越气,她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情报,几乎要把它揉成一团。她咬牙切齿地想道:“士可忍,孰不可忍!这些洋人真是太过分了,我绝对不会轻易妥协,我跟你们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