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 第2203章

第2203章

不仅仅聊省长,还在聊羊州市委书记。\b_a!i`m¢a-s/y+.+c·o`m¢

“民政部有个司长,据说背景硬得很,羊州是副省级,正好给他搭个晋升的台阶,这消息我从省里驻中州办事处的朋友那听来的。”说的人压低声音,眼神却带着几分笃定。

“我赌是陈副书记,”某省直机关的处长对着相熟的同僚分析,“陈浩东跟徐书记步调最一致,论政治站位没的说,接羊州这摊子,稳当。”

可对方却摇了头:“未必,沿海市的张长江才是黑马。你想啊,去年沿海市gdp增速全省第一,实打实的政绩摆在那,羊州现在正需要能抓经济的人,他来最合适。”

“周副省长在政府班子里资历最深,要是省长从外面调,那他接省长的可能性太大了。/齐′盛?暁\税·罔¢ _已^发·布~嶵.歆′彰.结,”某地级市的市委常委私下里跟人念叨,“总不能两个一把手都空降吧?总得给咱们省内干部留个盼头。”

周威龙摇了摇头,装作没听见,走开了。

这是他听到的,还有没听到的。

更离奇的说法也在小圈子里流传:有人说zong央要派“少壮派”来,四十出头的博士常委直接落地河东;还有人扯到了退休老干部的子女,说某老领导的儿子要过来“历练镀金”;甚至前几天刚在zong央党校结业的几个地市级书记,也被拉出来当了候选,传得有鼻子有眼。¢p,o?m_o\z/h-a′i·.?c~o^m.

这些消息像风一样,今天从这个办公室飘到那个会议室,明天又换个版本在酒桌上流传。每个人说起来都像得了内部消息,末了还不忘叮嘱一句“千万别外传”,可转头,整个河东官场的人都在心里盘算:这两把交椅,到底会落到谁头上?

看来今天谜底就要揭晓了。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我想请张长江同志回避一下。”

书记这话出来不只是张长江,连带着其他常委的心都被猛扯了一下。

一般只有讨论同其有关的决议时候,才会让该同志选择回避。

接下来要讨论的事项,是向上级推荐河东省省长和羊州市委书记两个职务。

真要说起来的话,是五五开。

因为张长江是省委常委、沿海市委书记,作为河东省内第一经济大市的市委书记,出任河东省省长也是合格的,虽然在竞争上,他的前面还有省委副书记陈浩东,常务副省长周威龙。

陈浩东和周威龙的劣势,恰恰卡在了“岗位适配性”这个关键节点上,在省长这一需要统筹全局、兼具政治素养与行政实操能力的岗位竞争中,显得尤为突出。

陈浩东的短板在于政府工作经验的空白。长期深耕政工口,让他在意识形态建设、干部队伍思想引导等领域积累了扎实功底,政治站位和大局观毋庸置疑。

但省长岗位的核心是抓经济、促发展、保民生,需要对产业布局、财政金融、项目落地等具体行政事务有极强的把控力。缺乏在政府系统主政的经历,意味着他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适应从“务虚”到“务实”的切换,面对复杂的经济调度、部门协调时,实操经验的欠缺容易成为掣肘。

周威龙的劣势则体现在晋升履历的“时间短板”上。从普通副省长刚升任常务副省长不久,这一履历在竞争省长时略显“单薄”。常务副省长岗位虽能接触政府核心工作,但任职时间尚短,未能充分展现其独立统筹政府全面工作的能力———毕竟常务副省长更多是协助省长分管专项,与省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角色分量截然不同。这种“刚到位就再进一步”的跨度,容易让人质疑其能否迅速挑起省长的重担,也会让上级在考量时多一分“历练不足”的顾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