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生长,是航天员食材的主要来源之一。这里种植有常见的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昨天涮火锅用的金针菇和香菇,就是这里出产的。除此之外,也培育了一些珍惜品种,像是牛肝菌、猴头菇、鸡油菌之类的,主要以研究为主,种植数量不多。
“乔总来了,看看咱们种植的这些蔬菜,长得还不错吧!”看到乔瑞达,刘梅颇为自得的炫耀道。
“嗯,长势喜人,一看就很有食欲!”乔瑞达由衷的夸赞道,相比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蔬菜,要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虫咬,种植区这些蔬菜,生长环境不要好了太多,先不说口味如何,卖相上就要好了太多,鲜嫩葱翠,连一片干叶子都很少见。
此时,范子超和刘梅二人,正在种植区内忙碌,收割蔬菜,清理培养皿,调配水肥,检测各种植物的生长状态。乔瑞达是工人家庭出身,很少接触农作物,也不喜欢摆弄花草,对植物种植可谓是一窍不通,站在旁边看了好半天,也插不上手。还是刘梅看不过去,亲自教导乔瑞达,学习了几种植物营养液的配法,这才让他忙碌起来。
一个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乔瑞达三人,各自拎着一大篮子蔬菜,返回了居住区。接下来几天的蔬菜供应,这就有着落了。而后就到了刘梅的厨艺表演时间,乔瑞达和范子超跟着打打下手,洗洗菜、洗个盘子什么的。想想今天中午,就能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了,还挺有成就感的。
谢端阳和周小波带领的两拨人,先后返回月球基地。午饭很快做好了,三个菜一个汤,还挺丰盛,使用的蔬菜都是上午采摘的,只有配菜的猪肉、鸡蛋和各种调料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主食是长粒香米闷出来的大米饭。在月球上能吃上一顿如此正常的餐食,当真是太难得了。需要从地球不远亿万里运来食材,需要在月球本地种植新鲜蔬菜,还需要在月球上有一个可以正常做菜的环境,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也就当前他们所在的月球基地,有这个条件。正是了解其中的难度,大家吃起来,倍感珍惜,也格外香甜。
吃过饭之后,大家稍事休息,就开始安排下午的工作。
谢端阳做为月球基地的负责人,当仁不让的承担起了分配工作的任务,“今天下午,我,乔总、周小波三人,乘坐钻地探测器,深入水冰之下去尝试打开外星飞船的大门。你们剩下的人留守月球基地,通过视频连线和我们,和地球飞控中心建立联系,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咱们争取在今天下午,破解密码,打开大门。”
“好的,指令长!”“明白,谢老大。”
大家答应一声,去各自做准备去了。乔瑞达再次穿上来时穿的那套舱外航天服,换了一块电池,和一个氧气罐,以确保足够的续航时间。范子超和其他几名航天员,帮忙整理了三个硕大的工具箱,送到了基地门口这里。乔瑞达尝试着拎了一下,每个工具箱至少有二百多公斤,必须打开航天服的助力系统,才能拎的起来。
“我去,这箱子里装了一些什么玩意儿,也太有分量了吧,开了助力都拎着费劲儿?”
“也就是一些激光切割机、乙炔切割机、电磁爆破弹、c4什么的,都是开门要用到的工具。具体清单和用法,谢老大那里有。”
“现在在基地内部,有人造重力仪在,重力和地球一样,这才拎着重。等出了月球基地,重力只剩下现在的六分之一,拎着就轻松了。”
“二百公斤的六分之一,大概三十多公斤的样子,这也不轻,如果没有航天服的重力系统在,让我长时间拎着,也够呛。”
“大家都准备好了吧,那就出发吧。”
谢端阳拎起一个工具箱,当先走进气闸舱,乔瑞达和周小波拎起工具箱,跟着走了进去。人造重力仪的覆盖范围,仅限于月球基地内部,并不包括气闸舱。仅仅一门之隔,重力差距巨大,手里的工具箱立马感觉轻了好多。
谢端阳随手将内舱门关闭,出言提醒道:“大家再检查一遍舱外航天服的状态,确保满电满氧气,密封性良好。如果没问题,我就按下按钮抽真空了。”
乔瑞达低头看了一下显示面板上的航天服状态指示,几个参数全是绿色,“我这边航天服状态良好,保持一天外出活动也没问题。”
“我这里也ok,可以抽真空了。”周小波也做了一番航天服状态确认,跟着附和道。
谢端阳果断按下操作面板上的红色面板,一阵坑坑坑的声音响起,抽气机开始工作,显示屏上的气压读数快速降低。五分钟后,气压已经降低到了零附近,和真空也没有多大差别了。此时内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