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小乘员舱,生活、吃饭、休息,都相当不方便。到达月球之后,有提前建设好的月球基地居住,有人造重力存在,航天员的生活能方便不少。只要不外出执行任务,在基地内生活、工作、和在地球上无异。这也是瑞达航天,喊出人类长期驻留月球基地的底气所在。
当然,此次瑞达航天和国家载人航天办公室,联合推进载人登月项目,还有一个隐藏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那就是秘密发掘月球南极地下的外星飞船。最好能进入外星飞船内部,获取里面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资料。如果不好实现,最次也要弄明白,外星飞船外壳,到底使用了何种材料,那么硬的东西又是如何加工出来的。
中午十二点,瑞达航天在快拍平台上注册的官方直播间,正式开启,两位粉丝几百万的大主播,赶到瑞达航天城,对此次载人登月项目,进行现场播报。尽管已经有了央视一套和十套的直播,分流了大量观众,快拍上的官方直播间开启之后,还是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直播间刚刚开启,就有上千万网友,第一时间涌入直播间。各种弹幕,密密麻麻的刷了起来,各种不要钱的礼物,漫天乱飞。
“我还以为华夏人要登陆月球,至少要2030年以后呢,没成想,这么快就来了。”
“按照国家队的登月规划,确实要到2030年之后,才能实现载人登月。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瑞达航天横空出世,短短两年内,就搞定了反重力引擎、空天飞机、和人造重力技术,载人登月再也没有了技术瓶颈。现在瑞达航天和国家队合作,短时间内实现载人登月,也不是什么难事。”
“空天飞机才出来不到一年吧,这么快就将空天飞机,用在载人登月项目上,会不会太冒险了一些。”
“登月使用的嫦娥号空天飞机,是瑞达航天为了这次的登月项目,专门开发的型号,和普通空天飞机,存在较大区别。”
“据我了解的情况,在此次载人登月之前,嫦娥号空天飞机和奔月号空天飞机,已经无人往返月球多次,往月球南极送去了大量的物资和设备,带回了大批氦三气体和部分月岩样本。”
“也就是说在今天之前,嫦娥号空天飞机,已经地月往返好几次,除了没有载人,其它奔月、落月、返航流程,和载人登月无异。所以说这次载人登月,还是有很大把握的,并不是盲目上马,枉顾航天员安危。”
“快看,嫦娥号空天飞机被牵引车拉出来了,好漂亮的飞机,好大的体型。这么大一架飞机,装几十个人也够了吧,为啥只搭载了五名航天员,送往月球?”
“别看嫦娥号空天飞机,机体如此庞大,其实内部只有连在一起的乘员舱和驾驶舱,有维生设施可以坐人。后面部分是一个庞大的货舱,没有加压的那种,根本不能用来载人。登月的时候,货舱内会放一些补给物资和必要设备,和航天员一起送往月球。”
“这嫦娥号,在空天飞机家族中,算是体积最小巧的了。普通版空天飞机,也能承载六名航天员,体型比嫦娥号至少大了一号。体型最大的型号,是客运版空天飞机,一次可以承载上百人,进入太空。”
……
现如今娱乐多元化,大部分年轻人,已经很少看电视了。他们更喜欢玩手机,玩平板电脑,通过短视频、长视频和各种直播,接收外界信息。通过弹幕、评论区,刷各种礼物,和主播,和网友互动。而上了岁数的部分中年人和老年人,早已习惯了茶余饭后看电视,消磨时间,反而对手机,对网络,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这次载人登月直播,就体现出了这种明显的年龄分化趋势。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涌入直播间看直播的,大部分是年轻人。
得益于前期宣传到位,当天下午,在空天机场外围,现场观看嫦娥号起飞的,至少有上千人。这其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摄影师,有航天爱好者,有自媒体工作者,有得到消息赶来凑热闹的网友,也有瑞达航天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大家站在隔离带之外的安全位置,支起摄像机,拿起手机,对着空天机场内刚刚拉出来的嫦娥号空天飞机一通狂拍。属于华夏人的载人登月项目,马上启动,大家站在空天机场外,有一种亲眼见证历史的感觉。
乔瑞达没有去空天机场凑热闹,而是坐在了飞控中心后排,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
“乔总你好,据说此次登月使用的嫦娥号空天飞机,是你设计制造的,是这样吗?”美女记者拿着一个标有央视台标的话筒,开口提问道。
面对摄像头,乔瑞达淡然自若,侃侃而谈,“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