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078章 他到底怕不怕风?老孟脑子原来也挺

第1078章 他到底怕不怕风?老孟脑子原来也挺

但是用我们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病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打个比方,如果把植物神经系统比作琴弦,西医看到的是“琴弦松紧失衡”,中医则要分析为什么失衡,是琴本身结构问题(脏腑)?还是弹琴者手法问题(情志)?亦或环境温湿度影响(六淫)?又或者是这三种因素竟然同时存在?”

“植物神经紊乱确实是标,而中医要治的是产生这个“标”的三个本。”

众人听到后纷纷点头。

“方哥这个水平就是高啊,一听就懂了!”一旁的宋建中拍马屁道。

方言笑了笑,目光投向手里的医案上。

突然问道:

“他怕风吗?”

老范一怔,有些尴尬的说道:

“额没问,他好象也没说,如果说了肯定我就写上面了。”

成宝贵有些好奇的问:

“怕不怕风有什么说法?”

方言说道:

“怕风与否,这就可以看出这个病在营卫还是脏腑。”

“你看老范这个医案上写的,这患者左半脸汗出如淋,右脸却似冬月冰封,两侧分别巨大,如果是怕风,多半就是营卫不调,风邪中于半表,《伤寒论》里说过‘太阳病,半身汗出’,属表证;但是如果不怕风,则病在里,多是脏腑气血痹阻,《灵枢》里说的那种‘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老范接过话茬不太确定的说道:

“那如果没说,应该是不怕风吧?”

方言摸了摸下巴,这个就是看医案没写全的弊端了。

要是人在这里,那他还能问问更多的一些,现在这象是破案似的,只能用收集到的有限线索来判断。

这个时候,方言突然灵光一闪,说道:

“不对,他应该是怕风的!”

“为什么?”老范问道。

方言说道:

“患者左半脸及左半身汗出如淋,且“天气暖和时急躁则汗多”,结合“舌尖偏红、脉弦滑”,提示肝经郁热,热邪迫津外泄。”

“右脸无汗如冬月,伴“右侧鼻塞流涕”,痰黄粘难咳,为痰浊闭阻经络,卫阳被痰热郁闭,无法温煦右侧。”

“如果是病在里脏腑气血痹阻,多为全身阴阳失衡,而患者左右侧征状截然相反(左热右寒),更符合“风邪中于半表,营卫不和”风邪侵袭左侧肌表,导致卫气不固而汗出,而右侧卫阳被痰浊郁闭而无汗、鼻塞,类似《伤寒论》“太阳病,风邪中于半侧,致营卫失调”的表证特点。”

李正吉听到方言的分析,脑子里突然线索也清淅了起来,他点了点头说道:

“恩,我也同意这个观点,而且面部两侧潮红,非单纯内热熏蒸,更似风邪搏于肌表,血行加速所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风性开泄,使气血上涌,这是“表证未解,内热已生”的太阳阳明合病表现。”

“此外肝开窍于目,环着他的左侧眼屎多、眼红,我认为这是肝经郁热夹风邪上扰,因为风邪善动,所以分泌物偏于一侧,而“怕风”正是风邪袭表的典型伴随征状,比如《眼科菁华录》里就说了,“风热上攻,目赤多眵,必兼恶风”。”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还有,你这上面写了,患者“咳嗽痰黄成硬块”,这就是提示痰热内结,但痰浊为何仅闭阻右侧?所以我推测更可能是“风邪先中左侧,导致左侧营卫不固汗出,而右侧卫气被风邪与痰热共同郁闭”,风邪作为诱因,先打破营卫平衡,继而引动内痰,形成“表有风邪,里有痰热”的复杂病机。”

“这种情况下,“怕风”是风邪在表的直接证据,而非单纯里证。”

众人看着他们两人,脑子里快速的思索着试图跟上节奏,有些人脸上露出恍然之色,有些人还是有些茫然,更多人是皱眉思考,还在捋清线索。

而且此刻,一旁的孟济民突然一拍大腿说道:

“哎呀,没错,我也想明白了!”

众人纷纷看向孟济民,都没想到是他第三个想明白。

这位虽然和方言关系好,但是大家感觉他在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