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与中原隔绝,获取中原和江南、河北等地的资源比较麻烦,运输压力很大。
其实最重要的是,这长安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李世明在的时候,关陇集团尽皆俯首,等到李治上位,这所谓的俯首,就得划个引号了。
去洛阳交通是一方面,跟关陇集团拉开距离,才是李治的真实想法,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武曌的戳窜。
而武曌当然是想去洛阳的,长安是关陇集团的天下,也是李家的天下,阴癸派的势力,在这里很难发挥作用,包括她手中掌握的一些力量,也都是更靠近洛阳一带。
要知道,当年杨广就在洛阳大肆修炼行宫,他虽然死在了这地方,但是当年徭役二百万,对洛阳的建设是非常用心的。
当年天下混乱,魔教的势力,可是在洛阳渗透不少,去了洛阳对武曌是非常有利的。
一直在长安,对武曌来说,实在不怎么友好。
关陇集团和李治的互相防备,正是武曌的机会。
圣诏已经发出,迁都洛阳已经成了定局,当然为了照顾关陇集团的感受,长安依旧作为都城,只不过从此之后,要加个之一的前缀。
时间飞逝,浩浩荡荡的迁都活动一直持续了三个月。
劳民伤财是必然的,但这跟武明没什么关系,做出决定的是李治,就算百姓心中有怨,那也是李治的事,而且有点怨气什么的,甚至对武曌和武明来说,这是好事。
当然,以大唐现在的国力,这点小动作,自然说不上什么伤筋动骨。
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李治和武曌的车架,就在队伍中间。
与其说是车架,不如说是一座行宫。
由公输家的联合众多机关异士,单为李治和武曌准备的。
整这么奢华,本不是李治的想法,但建议是武明给的,武曌也在旁边帮腔,李治也就半推半就的应了下来。
当时这个决定出现之后,武明立马就受到了朝堂百官的口诛笔伐,武明从此之后,也就有了一个武奸的名头,可以说名声更不好了。
重要的是,这座大型的“行宫”出现,武曌的名声被快速的传扬了出去,本不是他干的那些事,也全都套在了他的头上。
武明的实力进步太快,一年出去虽然风流不拉,却也算功劳不少,有个这名头其实挺好,以后欺男霸女的,不就更加的顺理成章了么。
其实就是一种自污的手段,武明这一趟出去,可是把长孙无忌得罪狠了,尤其是凌落石的死,更是出于长孙无忌的意料之外。
长孙无忌其实不是没有派人截杀过武明,但是武明的行踪,他派的人,实在是抓不住,毕竟人家都是正常走路,武明呢,直接瞬移,今天瞬这里,明天瞬那里的,等杀手去了,那还有武明的影子在。
队伍前半,武明骑着马,旁边同行的是六扇门的那位总顾问,号称郭巨侠的那位。
板着脸,一脸严肃,双眼微微眯起,眼底藏着的全是警惕。
今天这种场合,两人出现,而且并排同行,自然而然负责的是安保。
放在后世也叫保镖。
旅途是枯燥的,武明纯纯的在里面混日子,自从成了武奸之后,跟他搭话的也少了,郭巨侠板着脸,不是个善谈的,也不知是对他有意见,还是真的尽职尽责。
不过,不管他是什么想法,武明对他没什么念想,没见过郭巨侠那位传说中的夫人之前,武明并无跟他结交的打算。
倒是,郭不敬身边的那位,引起了武明的注意。
这位穿着六扇门的制服,看着年轻,一脸的忠厚老实之像。
郭不敬对他的态度很好,言语之间称之为靖儿。
这称呼,这面向,武明脑海中很自然的出现一个人的身份,那就是在武侠世界中,有这举足轻重地位的郭靖郭大侠。
当然,此时的这位,还非常青涩,在这个世界,能不能成为以后的郭大侠,能不能发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口号,还是未知数。
所以武明对他也不怎么上心,他就在想一个问题,这郭靖出现了在了这里,成为了郭不敬的子侄或者徒弟,那么黄蓉又在哪里?
以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完全可以盯着郭靖等黄蓉,因为这个世界虽然大融合,但是后世小说中已经命定的男女主角,总会有相遇的机会,甚至有很大机率产生感情。
也就是说,只要盯着郭靖,自然就能等来黄蓉,压根不必费心寻找。
这到给了武明一个思路,有些女人不好碰上,但是找到那些所谓命定的男人,也就相当于找到了这些女人。
这是好事,能省他不少麻烦。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