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所,认真整理了一下衣着,确保自己看起来整洁得体。他再次检查了礼品,确认一切妥当后,便怀着期待的心情,前往与李姐约定的地点。
不久,他见到了李姐和她的女儿李丽,她们也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李姐看到林风,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对林风的细心准备赞不绝口。林风也礼貌地向李姐和李丽问好,随后他们一同踏上了前往书院的路途。
李姐带着林风和李丽来到了书院,小院门口高大而庄严,牌匾上“知书达礼”四个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李姐向林风介绍,这位教书先生名叫李文博,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先生,曾经是位秀才,因一些变故而在此地担任教书先生。
林风跟随李姐和李丽走进书院,只见院内古木参天,书声琅琅。李文博先生正端坐在一张古朴的书桌前,他的面前是一群正在晨读的学童,年龄各异,约有 30 多人,其中男同学居多,女同学则寥寥无几,李丽正是其中之一。
林风恭恭敬敬地向李文博先生行礼,并递上了一件精心挑选的见面礼。李文博先生接过礼物,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他的笑容中透着亲切,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让人感受到他性格中的复杂——既和蔼可亲,又不失精明与坚持。
“林风,你的心意我领了。”李文博先生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林风的接纳和对书院传统的尊重,“书院欢迎每一位有志于学习的人,希望你能在这里收获你所追求的知识。”
李文博先生收下礼物后,他转向李姐,目光中带着一丝感激:“李姐,感谢你推荐林风来我们书院。我相信他能在这里学有所成。”
李姐微笑着回应:“李文博先生,林风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还请您多多关照。”
李文博先生点了点头,转过身来对着林风,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书院的规矩和学习内容:“在这儿啊,除了学知识,更要紧的是学做人哟!”
林风专注地听着李文博先生的介绍,他能察觉到先生言辞里的坚定,还有那不易被人发现的些许固执。李文博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尽显他的博学多才。
李姐在旁边笑意盈盈,她深知林风对书院的教育满怀期待,便走上前,轻声对林风说:“读书要用的材料啊还有费用啥的,晚上回去再详细跟你说哈。”
林风在书院的晨读中,与同学们一起朗读着《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关雎》。他被安排在李丽的后面,两人在晨读的间隙,偶尔低声交换着对诗经内容的见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丽接着读道,她的声音轻柔而富有感情。林风不禁微微点头,他能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对美好品德和外貌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伴侣的向往。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林风继续读着,他想象着荇菜在水中摇曳的姿态,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某种深意。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李丽的声音再次响起,她似乎对诗中的情感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林风读到这里,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共鸣。他理解了诗中所表达的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情感波动。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林风读到这句时,他感受到了诗中所描绘的那份深深的思念和内心的挣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李丽的声音再次响起,她似乎在用她的声音,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传递给林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林风读完这句,他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一位淑女在琴瑟的伴奏下,与君子共同享受着和谐的时光。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林风继续读着,他感受到了诗中所描绘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李丽的声音在最后响起,她似乎在用她的声音,为这首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林风和李丽在晨读结束后,彼此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李先生在晨读结束后,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诗经》中关于《关雎》这首诗,并要求大家回去背诵。他着重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对经典文学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随后,李先生宣布下课,学生们纷纷收拾好自己的书本和文具,准备离开书院。
林风和李丽收拾好东西后,有说有笑地并肩走着,还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