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话语背后的深意……这些人才是在朝堂上,透过表面看深层事务的人,可不是跟大多数人一般,只看热闹。
山西籍的官员们更是三五成群,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互相拱手道贺:“张阁老此番,必定名垂青史了!”
“陛下金口一开,待张尚书凯旋,封赏定然不菲!”
“解州张家,门楣光耀啊!”
他们的议论声比旁人更高亢几分,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这一年多悬着的心,终于随着皇帝当众的高度评价而落下了大半……
人群中,张四维的两个儿子——兵部府库司主事张甲征和礼部主事张泰征,并肩而行。
两人年轻的面庞上也难掩激动。
“大哥,您瞧见方才陛下说话时的神情了吗?父亲此行,陛下是打心底里看重啊!”
张甲征稳重些:“是啊,陛下今日心情显然极佳。‘远迈张骞’、‘不亚班超’……这评价,古来使臣几人能当?父亲若得知,定感欣慰!”
“等父亲回来,还有那位老大人致仕前的事,无论如何也得办妥帖了,今日可多亏了他!”
”是啊,咱们今日晚上的时候,带些礼物去拜访一二,别让人家觉得,父亲不在朝,我张家失了礼数。”张贾政缓缓说道。
对于大哥的提议,张泰征表示赞同。
而张甲征顿了顿,掰着手指算道:“算算日子,都超期了。按常理,是该有消息了。”
张泰征连连点头:“快了,大哥,肯定快了!说不定信使已在路上。”
“不知为何,总感觉心中忐忑……”
“别多想了,四弟陪着呢,四弟从小聪明,做事周全,肯定把父亲照顾的极好……别不放心了。”
“也是,也是……”
说着,兄弟俩相视一笑,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仿佛已看到父亲载誉归来的盛景……
当然,这个时候的朝堂众人,包括皇帝,都不知道大明的韬海尚书张四维已经在一个多月前,病死在了南洋府。
现在的坟头草,都已经开始往外呼呼的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