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部落都位于青藏高原,环境高寒贫瘠,土地贫乏。
而玉溪镇虽然在秦国中并不显眼,但小镇里确实储备着大量的粮草。
过去曾有多次游牧民队伍来掠夺时远远眼馋这里却不敢进攻。因为这个镇子对那些小股队伍来说确实难以攻克。
如今好不容易碰上了秦国的“虚弱”时刻他们怎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经过一番简单盘算后这些游牧民便坚定地认为这些小小的城墙根本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八月九日清晨时分游牧民再次发起了进攻。辰时左右城墙西方燃起了战火。
这场小规模的攻城战自然无法与大规模战斗相提并论。
为了应对这千余人的游牧民玉溪镇紧急征调了数百名健壮的汉子来到城头协助防守。
这些健壮的汉子们虽然没有正规秦军那般强悍但在常年遭受游牧民侵扰的环境下耳濡目染终究还是能够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至少不会出现拖后腿、猪队友的情况。
两千余人的攻城与防守战虽然不算疯狂但也颇为激烈。密密麻麻的人在城墙上下游牧民的进攻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
午时刚到,一轮惊人的进攻便突然出现在交锋战场的最前方。
那是一队经验丰富的游牧民,他们看似平常但战斗素质却极为凶悍狠辣。短短一刻钟的时间,他们便已经逼近了城墙。
负责防御的军官察觉到了不对劲,连忙调遣士兵前去支援:“二队向前压过去,左边有问题,速速支援!”
左侧战线的压力陡然增大。借助简易的钩锁与木梯四五米的城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以攀爬。他们正在飞速前进眼看就要登上城墙。
“快用滚木!”城墙上方有人高声呼喊。
涂抹了厚厚一层动物油脂的滚木与圆石被点燃后带着高温被砸了下去。虽然看似恐怖,但实际上对游牧民造成的伤亡并不大,不过确实减缓了他们的进攻节奏。
防守的士兵与农夫们稍稍后退,然后用力将手中的长矛刺向下方!
城墙守卫即那三百名士兵的长官所在地距离接战处并不远。在雨中他可以清晰地听到游牧民族的呐喊与欢呼声。
他手握一杆银色大弓不断地张弓搭箭。借助这柄从咸阳传来的先进铁弓他凶猛地射杀着一名又一名游牧民。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士兵急忙跑来:“长官你看那边那个……”
两人望向极远处的丛林之中连接着大秦与游牧民部落之间的漫长荒林之中突然出现了一大片黑压压的身影。
一眼望去至少有千余人。
“难道这些游牧民也是……”士兵颤抖着说出了心中的猜测。
军官抓起地上的箭壶背在身上,大步走到城墙的另一侧,挥舞着手掌沉声命令道:“叫早已经准备好的人跟我一起来!”
玉溪镇上空雷霆闪烁,大雨倾盆而下冲刷着这个不大的小镇。军官走在青石板上,一个又一个百姓在屋子中瑟瑟发抖。
老人小声安慰着孩子,殊不知自己的话语也在颤抖:“不要怕,军老爷们在呢,西北那些蛮子打不进来不要怕……”
军官深吸一口气大步向前,在雷雨中前行最终在镇中最广阔的广场前站定。
中年军官手持刀剑,背负长弓,整装待发,身后紧跟着两百名同样装备整齐的秦国士兵,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西边荒林又来了一千敌人。”有士兵报告道。
军官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形势,“我们必须出去拖住他们,尽量拖延时间。我已经向狄道城请求援兵,援军很快就会赶到。多争取一点时间,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
他抬头抹去脸上的雨水,目光坚定地望向即将与他一同出城的士兵们,“决不能让这一千人加入攻城行列,否则城墙必破。”
“我们已在这里坚守多年,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玉溪镇中每一位喜欢下棋的老人,我都熟知他们的名字。”军官深情地说道。
“太多的村落和城镇被这些游牧蛮族摧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实,我早就预料到这一天,玉溪镇也可能遭受攻击。”他平静地叙述,没有激昂的言辞,只有眼中的坚定战意。
“与其等他们杀来,将战场设在镇内,不如我们主动出击,痛痛快快地战一场。”军官的声音铿锵有力。
“这些游牧蛮族总以为我们大秦军是软柿子,一击即溃。”他冷笑一声,继续说道,“但幸亏我在咸阳有几个好兄弟,我在这里当了三十年百夫长,他们中有人已在咸阳混成了小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