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警备队和宪兵大队目前的实力,如果进入野战状态,去硬拼17路军的装甲和火炮加成的两个团,毫无疑问在找死。
岗村宁次看的很清楚。
营口镇已经守无可守。
不如及时抽出兵力,那么就会被17路军的廖耀乡彻底咬死在营口镇。
不如趁现在有机会,回援旅舜。
然而显然田中不愿意这么做。
假如营口镇丢了,2团和1团顺势南下,那么田中作为警备队指挥官,要担负主要责任。
在总司令官没有明确要求部队回防支援的情况,暂时钉在营口镇就是田中最好的选择。
话说回来,好选择不代表这个选择能打赢。
更大的可能是输。
而再进一步想,廖耀乡占据上风兵力优势,一心一意打歼灭战!把两个团炮弹全部砸进去。这种局势他会坐视日军突围吗?
显然,他不会。
假如部队一路溃逃回旅舜,田中不敢想象在抵达旅舜后,还能有多少士兵。
而到时候,跟在后面的17路军趁机和港口登陆部队汇合,旅舜不保。
两名指挥官考虑的都很现实也很实际。
无论突围是否,归根结底矛盾在于,大的环境形势下,关东军要输了。
呼啸的炮弹不断砸在身边。
廖耀乡是毒将。
此时的营口镇,已经快被推平了。
这还不够。
2团士兵借着风向防火。
大量关东军被烧死在建筑里。
仗打到这么生的程度,田中内心悲观,已决定警备队全部玉碎营口也不会后撤半步,少壮派的武士道精神再一次发作,天皇两个字在逆境下给了他血战勇气。
岗村宁次则无比失望,以17路军目前推进速度,用不了两个小时,警备队就会失去所有街道控制权。
到时候,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这位毕业于帝国大学的理工人才权衡利弊后。
决定回撤旅舜。
宪兵大队作为增援部队,村岗长太郎给了远方侄子很大的便利。
四点四十分。
岗村宁次找到机会,命令宪兵大队快速穿越营口镇郊区一处盐碱地,绕开正在进攻的两个团,回军旅舜。
命令下达。
宪兵大队撤出战场。
田中暴跳如雷,大骂岗村宁次是个废物,然而却改变不了既定事实。
但岗村宁次打法实际上也没毛病,存地或者存人是选择问题,他所犯下的唯一错误就是小看了林育荣布置的战术。
围三阙一这种古代战争打法放在今天仍然使用,如果岗村宁次选择天黑后突围,其实还真不好打他,关键的问题是,攻打营口镇战斗2团负责巷战核心,1团支援了1个营和火炮,而另外几个营的官兵早就埋伏在外围。
貌似生路,实则死路。
岗村宁次宪兵大队不出意外,一头扎进1团主力部队布置好战场,歼灭战就此在营口镇外打响。
打到现在,1团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鏖战一天一夜。
打无名高地!
装甲战!
刺刀战!
打营口镇!
炮战!
歼灭战!
1团士兵经过血火淬炼,成为整个17路军里成长最快的一支。
“大个,抽烟。”
新任三连长扔给奉系降兵......不,是三连战斗英雄一根烟。
无名高地拼刺刀。
好家伙。
大个儿一个人捅死了八个小鬼子。
人才啊!
新任三连长想起军座的话心情激荡。
啥最重要。
人才最重要。
一个连长,考虑的除了作战就是连内这点事。
“连长,你叫俺大勇得了。”
“老叫俺大个儿,我爹才那么叫。”
魏大勇摸摸脑袋。
“你tm的......”三连长微笑。
“等会好好打,打好了提干。”
魏大勇眼睛一亮。
“啥是提干。”
“就是当官。”
三连长解释道。
魏大勇撇嘴。
“官长不如多给点大洋......”
三连长气郁,钱钱钱,奉系出来的都掉钱眼里了,不过......无所谓,17路军就是有钱。
他看魏大勇目光欣赏,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