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特种兵:兵王成才崛起 > 第486章 大炮轰步兵冲的民国战术

第486章 大炮轰步兵冲的民国战术

接到命令后。

第一师师长,少将张灵普迅速下达部队开进命令。

这个年代机动不叫机动。

撑死叫移动。

全师五千人加一个炮营开赴山海关。

五十公里距离。

走了整整一天时间。

这种速度,谁见到了都得称赞一声精锐啊,牛b啊!

次日清早。

部队抵达山海关。

三百年雄关依山而建,耸立挡在第1师面前。

当初骑兵为王的时代。

这道关逼着骑兵必须下马打攻城战。

意思就是战马就算牛逼的能爬过天险山脉,但也飞不过去山脉上的长城。

所以,飞不过去就得打。

吴三桂当年不让出来了,辫子也不至于轻松入主中原。

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自古是中原大地战略屏障。

放在今天也一样。

作为指挥官得意门生,张灵普站在后方利用望远镜观察很久。

奉系部队已经做好准备。

关隘前的堑壕阵地、城墙,机枪、大炮都摆好了架势。

张灵普粗略看了一遍。

正面至少20个机枪火力点,而侧翼火力点更多。

“幸好是佯攻。”

“否则1师填进去也打不下来。”

1师的副师长江汉感叹。

张灵普收起望远镜。

“步兵押着火炮上去,打一波,回头火炮留给汤玉麟,省的我们拉着跑。”

“明白!”

江汉严肃道。

进攻,开始了。

打头的是3团二营。

一个标准民国时代军队进攻散兵线拉开。

山海关前正面突击阵地宽度约1000米。

一个营的兵力,散兵线在25x10米范围交错,这个意思就是说,进攻的1师部队兵与兵间,左右相隔在二十五米左右,前后错位在10米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士兵可以迅速跟上补替,保持与敌人接触的第一攻击阵线火力密集完整性。

非常科学的散兵线。

就算用一个团。

也只是增加兵线厚度,而不是密度。

要明白这个道理。

人多不代表要一起挤。

人多代表打波次交替攻击。

譬如一营已经在检查装备准备二波攻击。

像电影里演的那种樱岛人密集冲锋也就是拍电影,那种攻击模式早他么在10年前一次大战时就被淘汰了。

而在这里,我们就应该明白了为啥抢滩登陆是最残酷战争模式。

因为抢滩登陆的兵线有问题。

即便波次登陆。

前三波也是用阵亡换空间。

重新回到张灵普1师的兵线。

连排等低级军官负责带队指挥。

排长分布攻击线第一列。

他们的重要任务,负责一个排的战术指挥。

卧倒、还击、冲锋、火力点观察、火力点拔除,班排机枪调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连长不负责这些具体指挥细节,而是负责和其他两个连一起控制的整体协同,避免兵线出现大的变动,避免出现豁口,不断扩展与收缩队形。

至于营长。

按照成才规定的操典,营长不冲锋,而是把控战术命令。

没错,营长这个级别就很值钱了。

培养一个好军官在任何时代都挺费劲的。

谢晋圆守四行仓库也才一个营兵力。

真拿营长不当干粮那就太扯了。

噼里啪啦脚步声密集。

二营不断接近汤玉麟部阵地。

双方逼近1000米。

这个时候,士兵的身体姿势已经降到极低。

基本都在蹲着走,注意,此时他们的枪口依旧朝下。

那种觉得士兵能端着步枪瞄准进攻的都是2b。

实际上,在火力范围接触外,没人会端着步枪,因为沉!!!

嗖!

奉系炮兵率先开炮。

轰!

轰!

炮弹落下!

伤亡开始产生。

不断有士兵倒下。

后面的人立刻接替位置。

“救我!”

“救救我!”

一名下半身被炸飞的九连士兵哀嚎。

其他人看都不敢看,从老兄弟身边绕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