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特种兵:兵王成才崛起 > 第457章 陆军军官军校第四期学员

第457章 陆军军官军校第四期学员

1925年,6月,天气炎热。

陆军军官学校,由孙毅先亲笔所提的十六个大字苍劲有力。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第四期军校学员招生。

此时,学校门口,青年涌动,队伍排的老长。

一张张或稚嫩或沧桑的脸,年龄多在二十岁上下,背景各不相同,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有的来自小地主家庭,有的干脆一路乞讨走来。

他们的神色坚定,眼神区别于时下多数国人的麻木,强烈的理想主义热血,使他们根本无法掩饰心中的热情发散。

值国家板荡,民不聊生,内有军阀割据,四方混战,外有列强环伺,觊觎神州,割地裂土……大好河山风雨飘摇。

必须得有人站出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又或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他们坚信自己等人精诚团结真的可以改变民族之命运国家之命运。

毋宁死,以七尺躯报国。

每个时代都有杰出佼佼者。

毫无疑问。

这群青年,是时代潮流里进步的一批。

同时,他们代表了新兴希望。

对了,陆军军官学校,在后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黄埔军校。

至于第四期学员。

名将辈出,璀璨将星之盛,历史罕见,某种程度,1925年,是上天照顾在黑暗里混乱已久大国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名将数不胜数。

光是两位不败双神,就足以傲啸。

第一位战神,最年轻军团长,最年轻师长,最年轻......不需要再多说,该知道都知道了。

另一位不败战神。

凭生杰作,石牌保卫战,二次大战东方战场转折,同时,二次大战里最大的也是最血腥的拼刺刀战斗就发生在石牌保卫战。

赢了!

赢的惨烈!

持续一上午的战斗没有枪炮声音。

只有双方士兵沉默着将刺刀刺向对方或被对方刺死,震撼残酷的冷兵器大决战在热战时代发生,此,不该被遗忘。

第四期,双神皆在,乱世,将星起寓意国将兴。

“下一个!”

负责登记报考者的三期学员王辅卿高喊。

“到!”

队列最前面,一名风尘仆仆的小个子手持三张两寸半身照片迅速凑上前。

“长官好。”

“你好!”王辅卿抬头看了一眼,客气应道,对浓厚三秦口音的小个子颇具好感。

打过招呼,按照流程登记造册。

“姓名!”

“胡连!”

“祖籍!”

“渭南。”

......

“......抱歉,不合格,下一个。”

王辅卿遗憾摇头。

眼看要被淘汰,胡连顿时急了。

“等一下。”

“长官,为什么我不合格?”

王辅卿摊手。

“朋友,按照规定,报考陆军军校者需要持有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以及各地区支部介绍书,这两样你都没有,所以......”

“长官,我身体既无疾病,年龄也符合。”

“学历方面,我自幼读的是私塾,自然没有文凭,如要考究,不如学校出具试卷,我可以当场作答。”

“唯有,唯有推荐书,我觉得这一项非常不合理。”

队列稍微骚动,不过多数人显得很有耐心,因为里面还真不缺像胡连一样缺少推荐书者。

胡连慷慨激昂。

“常言道,不拘一格降人才,英雄不问出处,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值此时局艰难,四万万同胞处于水深火热,这样的硬性规定,会让我,以及更多个我报国无门,长官,用一纸文书抹杀热血是否过于武断?”

一番话逻辑分明,说的大义凛然,同时不忘煽动更多人。

胡连也是被逼的。

没法入学。

就要饿死了。

吹牛b事小,饿死事大。

两月前,招生消息传到渭南老家。

胡连立刻筹措路费,辗转千里来到广城。

文凭自然没有,像他说的一样,他自小读私塾。

内部介绍文书推荐信还是没有,年仅19岁的胡连很努力想搞到介绍书,可惜,不知道找谁,总之失败了。

眼看招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