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两分钟后。
双方坦克在互射中战术抵进。
战场之上顿时硝烟滚滚。
整条战线横向达到千米。
戈壁地形决定这是一场赤裸裸比拼技术胜过战术的战斗,因为双方交手范围不存在掩体。
乃至唯一能充当掩体的就是己方战损车辆。
前车战损,后车躲在前车后面,调整炮塔角度,以斜角攻击敌人。
事实上,合成营的火力还要更分散一点,指挥官在作战开始后,就下达了坦克分散的战术,防备手头为数不多的重装备被西南榴弹炮打掉。
而合成营的自行榴弹炮分队,在打掉突出部西南侦察排后迅速机动,此刻,已经接近突出部,预计十分钟后才能摸到炮火延伸范围,为部队提供远程火炮支援。
也就是说,至少十分钟里合成营所能依靠的只有步坦。
所以分散装甲力量很有必要。
甚至,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合成营在有意识加速与西南前指拼刺刀。
没错,拼刺刀,打纠缠,双方混在一起,让西南炮火投鼠忌器。
而且更重要的是,单兵火力的区别。
合成营把前期演习“缴获”的家底都拿出来了,协同的步兵几乎人手一具火箭筒。
反坦克,他们才是主力。
5分钟,冒着西南火炮坦克会战,合成营在战损六辆坦克与四辆步战车后,战术抵近距离300米。
这5分钟过得十分煎熬。
六辆坦克实际上只有一半是对轰过程被西南坦克打爆。
剩下的一半是被榴弹炮火爆掉。
至于战场机动更灵活的步战车,全部是被火炮敲掉。
另外,单兵战损,高达一个排。
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很简单,西南意识到合成营没有炮火支援,往死里搞对手是所有指挥官的本能。
落井下石,趁你病要你命,能爆锤打死绝不打残,死去的敌人才是好敌人,职业军官战争素养很凶残。
五分钟打急射,西南榴弹炮阵地,榴弹炮管发红,雨水一冲,滋滋滋蒸汽升腾。
说真的,这么大的雨,呆在榴弹阵地,人却感觉不到寒意。
嗯,很暖和,阵地范围空气都是热的,雨水也是热的,速射火炮炮标准是八发急射,短短时间,五门榴弹炮打出半个基数的炮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此言不虚,半个基数炮弹,顶得上全连所有官兵一个月的津贴。
轰!轰!轰!
在战争之神打击下,合成营抢到拼刺刀距离前,三分之一装备人员丢掉。
十九辆坦克,翻车一辆,去掉六辆,剩下十二辆,根据数学规则,必须是三分之一。
少校指挥官面无表情。
打重装突击,战损很正常,如果无法忍受战损,这仗也不用打了。
时间推回六十年前。
抵御外辱的前辈和樱岛人作战,那一场战斗不是靠战损堆胜利?
有时候,堆人头都堆不赢,战损个把人算什么。
指挥官这种职业,冷酷理智,才是对一支部队最大负责。
儿女情长,当是演电影?
阵亡前再来个女兵告别,可去特么的吧!
战损是“轰”地一声爆炸。
战损是“嗖”地一颗子弹。
倒下就倒下了。
能多说一个字遗言,那叫老天给面子。
勇士应死无名。
不管怎么样,300米距离,战术抵近成功,运动中的坦克射击精度飙升。
嘭!
嘭!
西南的坦克接二连三被打掉。
双方你来我往互爆。
按理说,五分钟跑了1700米绝对不正常。
这里不得不提西南前指之前的战术模式。
西南少校副营长在发现合成营缺少火炮后有意识战术后退,给自家火炮延伸的机会,让榴弹洗装甲。
但面对猛冲的合成营重装,少校猛然反应过来,不能再撤,发出战术后退命令仅仅两分钟后便更改了命令。
原因很简单,账目不是这么算的,一旦打战术后退,装备兵力规模的优势就被抵消掉了。
双方在距离800米的时候,合成营已经能和战术后退的西南坦克拼火力。
毕竟战术后退的火力组织比战术进攻火力组织难十倍。
所以,再退等于合成营咬着西南前指。
战场瞬息万变。
节奏超级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