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去查看。只见一个村民疯疯癫癫地跑过来,嘴里喊着:“阴人借道,阴人借道啊!”
李老汉的心中一沉,难道真的有阴人借道?
众人面面相觑,恐惧在每个人的眼中蔓延。李老汉大着胆子上前,一把抓住那疯癫村民的胳膊,厉声道:“你给我说清楚,啥叫阴人借道?”
那村民双眼圆睁,眼球布满血丝,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他们来了,穿着白色的衣服,排着队,打着灯笼……”
男子在一旁瑟瑟发抖,声音颤抖着说:“这,这莫不是撞见鬼了?”
李老汉瞪了他一眼,“别瞎说!”
此时,村里的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可咋办呀?”
“是不是有啥冤魂来索命了?”
李老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都别慌!先把这人带到屋里去,看能不能问出点有用的。”
众人将疯癫的村民带进了一间屋子,他却依旧胡言乱语,时而尖叫,时而哭泣。
李老汉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这事不简单,咱们得去问问村里的长辈,看以前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一部分人决定留在屋里看着疯癫的村民,李老汉则带着几个人去拜访村里的几位老人。
他们首先来到了王婆婆家。王婆婆已经九十多岁,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李老汉把事情的经过跟王婆婆一说,王婆婆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阴人借道……这可不是啥好兆头。我小时候倒是听我爷爷说起过,说是只有在阴气极重的时候,地府的阴差才会带着鬼魂从人间路过。但那也只是传说,没想到如今……”王婆婆边说边摇头。
李老汉的心沉了下去,“那婆婆,有没有啥办法能应对?”
王婆婆沉默了一会儿,“办法不是没有,但是凶险得很。得准备些祭品,在村口祭拜,也许能送走他们。”
李老汉等人谢过王婆婆,又去问了其他几位长辈,说法大致相同。
回到那间屋子,疯癫的村民已经安静了下来,只是眼神依旧呆滞。
“咋样?问到办法了吗?”有人急切地问道。
李老汉把长辈们的话说了一遍,大家决定按照说的做。于是纷纷回家准备祭品。
夜晚很快降临,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李老汉带着众人,拿着祭品来到村口。
一阵阴风吹过,吹得众人浑身发冷。李老汉强忍着恐惧,将祭品摆放好,然后带领大家跪地磕头。
“求求各位阴差大人,放过我们村子吧……”李老汉的声音在风中颤抖。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出现了一排白色的身影,手中提着灯笼,缓缓走来。众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身体不停地颤抖。
那排身影越来越近,隐约能看到他们苍白的面容和空洞的眼神。
李老汉紧闭双眼,心中不停祈祷。
然而,当那排身影走到跟前时,却突然停了下来。一个阴森的声音响起:“你们为何在此?”
李老汉哆哆嗦嗦地回答:“阴差大人,我们无意冒犯,只是想求您放过我们村子。”
“哼!你们村子有人犯了大忌,扰了地府的安宁,才引来阴人借道。若想化解,需找出此人!”说完,那排身影又缓缓离去。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到底是谁犯了大忌?村子里又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回到村子里,大家开始互相猜疑。男子的眼神越发不安,总是避开众人的目光。
李老汉注意到了男子的异常,走到他面前,“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男子连忙摆手,“大爷,我真不知道。”
李老汉紧紧盯着他,“那你为啥一直这么慌张?”
男子低下头,不敢说话。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村民跑来,“不好了,又有人疯了!”
众人急忙赶过去,只见又有一个村民在地上打滚,嘴里喊着:“我错了,我错了……”
李老汉心中一动,“莫非他就是犯了大忌的人?”
经过一番询问,原来这个村民之前无意间破坏了一处古墓,还拿了里面的东西。
李老汉长叹一口气,“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才引来了阴人借道。”
众人决定带着这个村民和从古墓拿来的东西,再次来到村口,希望能求得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