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我爹嬴政 > 第424章 争取时间

第424章 争取时间

看到老将军演得那么卖力,还挺惨的,秦王没眼看,直接让人回去。

他不想之后听到什么大王惨无人道,奴役病重老人的话。

王翦得到回应,咳声渐息,变得正常了一点,但看上去还是有些虚,走路腿脚发飘,直到退出殿外才变回原样。

在里面继续演全套是给秦王面子,不然秦王刚说可以走,他就回光返照活蹦乱跳,这太过分;出来不演了也是给秦王面子,王翦本来就是健健康康地过来,出去如果看起来被气得病歪歪的,还不知道别人私底下会怎么编排秦王。

王翦飞快撤退不久,李斯就紧跟着接力,来到现场。

他并不知道自己是被上一棒坑来的,秦王也没有在他面前提王翦的做法。在被大王询问相关话题后,李斯表示很懂。

大王你问对人了。

作为掌管司法刑狱的全国最高长官,兼职搞情报特勤,这是分内之事。

秦王问的是摘录王翦的原话:“廷尉,你认为我应该如何安排各位公子?”

事实上,除了君主、储君、宗室封君,以及宗正,其他宗室的存在感可以约等于无。

前面的几任秦王还有任用同族亲朋做左膀右臂的习惯。但到了秦王政这里,由于人尽皆知的弟弟背刺事件,他彻底疏远了宗室。

对待公子也是同理。他根本不需要关注其他儿子,按照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扔着不管就是最好的安排。

这样与潜规则相悖的询问意向,显然是有另一层意思的。

常理上,君主对于自己偏爱看重的儿子弟弟侄子,不能立储就封君。挑个xx县做封邑,以后就可以称为xx君,又或者是以功绩封君。比如,信陵君,封地就在信陵。嬴成蟜,也曾是长安君。

但一般情况下,没有哪位正常君主会一股脑地给一堆儿子安排封邑。

这很掉价。

大规模外封的先例,最先浮现在脑海的,毫无疑问是周王分封诸侯。

“大王,公子们能够得到您的关怀,这就是天大的恩重。”李斯认真道。

咱就是说,他们有爱还不够吗?别的根本不需要啊。

李斯当然是不提倡分封的,这不只是因为他一向和秦王穿一条裤子,也是他自己执政理念的坚持,要在大一统下高强度地维护中央集权。

秦王问:“只是这样就足够了吗?他们不会想要其他吗?”谁在支持分封?

仓促前来的李斯看起来很可靠。

虽然没有提前准备好奏对,但是信息都存储在脑子里,想了想,先道:“大王,各国还没有彻底平定,人心浮动,而不愿意归属秦国。我听说二公子筹备纸墨,印刷速度胜过抄写,能够以多覆盖少,让他们无力应对,接受更多的那一类……将来筹印秦律,让天下处处可见秦国的律法,以秦律识字,知道秦律,而挤占诗书……”

李斯慷慨激昂,想把异端全干掉。

实不相瞒,他盯上印刷技术很久了,想想自己将来花式使用印刷的途径,他馋得眼泪都要从嘴角掉下来。论排除异己,李斯也是专业的。

秦王:……等一下,你讲嗨了。有点偏题。

他把陷入幻想不可自拔的廷尉打断,道:“纸墨还在囤积。现在不行。”

李斯回神,怔住两息,似有似无地叹气一声,对于跑题一事,要拱手认个错,被秦王挥袖堵回去。

他整理好思绪,接着说:“大王,秦国不断扩张,我和各位同僚探讨过应当如何治理新归的国土,在这一方面,绾、劫等人和我相谈甚久……”

他们支持分封,我和他们意见冲突很大,所以拉扯了很长时间。

聊得久,不代表情投意合。至少从今天来看,李斯是被叫来告黑状的。

“嗯。”秦王示意他继续。

李斯就以比较委婉的表达,把他知道的能说的相关事情都秃噜一遍,包括:

最开始从哪里听到的风声、楚人来到咸阳之后的微妙躁动与影响、可能和什么公子有一丢丢接触、在士卒中传闻的小道消息……

末了,再致歉:大王,这事本来是该我先来禀报的。但是我这里还没有整理完信息,这事也没有闹出大场面,所以我在按普通的流程来。

“公子……?”秦王听了半天,最后又抓住重点。

我不在的时候,有大臣和公子接触?谁啊,活腻了吧。

“啊?您叫我吗?”赵昌揣着要举报的小纸条,迈步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