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些个弹劾最后还是会流入内阁,流入自己手上,是否留中退还全看自己心情。但实话实说,他李授要脸,完全顶不住每天一进内阁值房,迎面而来的奏折里全都是批评和问责。
难为情啊!
察觉到他表情有变化,元琢扯起嘴角笑了笑,摆摆手安慰:“朕就是问问,那等难事不会交由你去办的,无需太过担忧。”
“谢皇上体谅!”李授紧贴凳子边滑落在地,顺势跪倒,情真意切道谢。
倒也不是不知道皇上有召自己师弟入阁的意思,相反他清楚的很。但这种事情由谁来做是关键,自己万万不合适!
除此之外他李授半点意见都没有,甚至非常支持!谁愿意孤军奋战?就是没办法!只能孤军奋战!
自己的苦自己知道啊!
现在的内阁,虽然自己身居首辅,位置最高,但如果从实际出发,还真就过得不算顺心:其余三个阁员,资历老的跟他拼资历,资历不够的干脆不鸟他。
说得严重点,就是个光杆将军!
看着好看而已,没什么实用价值。
当然,不是他李授不想改变,而是没法改变。次辅徐之孚,军旅出身同时兼任着兵部尚书,自己只读过几本兵书,论起实战来根本就是门外汉,所以涉及军务的事情人家不跟自己商量那是既合情又合理,半点毛病挑不出。
而夏尚嘛,年纪又大、资历又老,关键还是吏部尚书。要知道吏部掌管京察,历来被尊称为“天官”,各州府官员但凡进京办事都得去吏部走动走动。消息来源广阔,手里攥着实权,谁当首辅都得给几分面子。
至于最后一人杨明,的确既无资历又无太大权柄,但人家自开始当官到入阁为止都在工部,根深蒂固。最关键的是,工部所要办之事一大半都打着“皇上”的名义,自己想说“不”之前得掂量掂量脖子够不够硬!
反观自己兼任的户部尚书,呵呵呵,名义上掌管国库,实际就是个账房先生,除去记账,其他的全做不了主!
如此一来二去,此消彼长下“首辅”二字可不就只剩说起来好听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