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的印象。在冬天(其实是春天了)里能欣赏到艳丽的花朵,想忘记都难。
“……奴婢谢陛下还记得奴婢,奴婢受宠若惊……”郑怀忠不知道是真感动,还是假感动,眼睛就红了。
“呵呵,朕对那个木棉花的印象可是很深刻呢,你好像是这宫后苑的总管是吧……”这京城的太监实在太多了,要让皇帝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干什么的,那是不可能的,在册的太监,可以组建一个太监军团呢。军团长能记得军团里每一个人的名字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崇祯也不可能记得那样多的太监谁是谁,谁干什么,能对你有一丝印象,那都是你造化。
“启禀陛下,奴婢不是宫后苑的总管,奴婢是内官监的掌印太监……”郑怀忠努力的解释着这宫后苑和内官监的区别。
“内官监?那是干什么的?”杨改革一边问郑怀忠话,一边走在宫后苑的路上,挽着皇后周婉儿的手,慢里斯条的游玩着。
“启禀陛下,内官监掌木、石、瓦、土、搭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郑怀忠一口气把自己管那些东西给背了出来,从这一点看来,能从一个太监军团里出类拔萃,做到掌印太监(正式职务)的位置上,都有点本事的。
吓!杨改革吓了一跳!活脱脱的一个顺口溜,这内官监也太牛b了一点吧,管这样多的东西?
杨改革猛然想起来一样东西了,“内廷”,这内官监就属于内廷,作为和外廷相对应的“衙门”,自然是无所不包,样样齐全了了,否则,这内廷不是白叫了?杨改革记得这内廷的原则姓,那不是一般的强!这内官监必定会对应外面一个衙门。
“这……内官监是对应外面那个衙门啊?”杨改革就直接问了。
“启禀陛下,内官监对应的是‘工部’……”郑怀忠说了句很牛b的话。
杨改革惊异!感情自己还没看出,眼前这位太监,还是“工部尚书”呢。杨改革好奇的看了看这郑怀忠,实在不能把他和工部尚书联系起来。
杨改革心想,难怪这文臣和太监们斗得死去活来,不共戴天,看这机构的构架就能明白几分了,天生的冤家对头啊!杨改革再次对发明这“内廷”的人表示万分佩服。
……
内廷很牛b,这是杨改革得出的结论。
【先说声抱歉,白天有事,晚上才上网。】
【再说下这周一的凌晨更新果然是有一点不同,居然可以出现在分类点击的前五……呵呵,当然,接下来就是看这自己慢慢掉下来咯。】;
校场归来,杨改革满身是汗。额头上居然有亮晶晶的盐粒子。
皇后周婉儿看了,心疼的不得了,道:“陛下,您这又是何必呢?这样辛苦。看看,这盐粒子都出来了。”
杨改革笑呵呵的道:“婉儿,不碍事,朕年轻,受得了,常年锻炼身体,活得可更久呢,你看孙师傅,现在都快七十岁的人了,仍然健康得很。朕要向孙师傅学习,争取活到七八十岁去呢,你没事的时候,也多出去走一走,多活动活动,不要整天都闷的屋子里,这样对人可不好。”
杨改革虽然嘴上说得轻松,其实心里也挺苦的,自己这样受累,辛苦,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将来自己不拿剑砍杀自己的妻儿,自己吊死煤山吗?唉,这就是知道的越多,责任也就越大啊!有多大的力量,就有多大的责任,作为一名穿越者,改天换命是必须的,知道历史的走向,如果还不努力,那还不如不穿越呢。
皇后周婉儿得了皇帝的关心,心里喜滋滋的,遂说道:“陛下下午还去校场吗?”
“怎么?有事吗?”其实下午,杨改革还准备去校场,今天,那些学员被自己虐待,在泥地里打滚,衣服裤子全部都湿透了,许多人吊着鼻涕。北方春天的天气,依然冷得很。被风一吹,更是受不了。所以,乘着中午的时间,杨改革就让他们去吃饭,休息,带着换件衣裳,下午好接着训练,自己也回来眯一会。
“没事……只是臣妾想让陛下陪一会,呆在屋子里,闷得慌……”皇后周婉儿小声的说道。
杨改革刚说让皇后不要老呆在家里,多出去走走,现在皇后就要求出去,杨改革觉得,自己不该打自己的脸。
“嗯,那好吧,等朕洗个澡就出去,去那里……”杨改革随口问了句去哪里。想当年,陪女朋友出去,都是要先问去哪里的,比如买东西,比如唱歌,比如走亲戚,比如去吃饭,去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