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452章 一朝丢人天下知

第452章 一朝丢人天下知

的时间做基础手稿的撰写。

好几次,哲学系的老师们都动了心思,想再把陈露阳拉进来,帮忙做点翻译。

但是陈露阳的思想……实在太难控了。

保不齐哪天就在编译稿里写出点“不合时宜”的话。

真出了事,谁背锅?

偏偏陈露阳又不肯低头来当‘实习编译’,事情就只能这么搁置。

今天听到广播里播放了陈露阳的新闻,大家的思想再次活泛起来。

“这人放咱眼皮底下,用不上,太可惜了。”哲学概论老师忍不住开口。

“怎么用?”逻辑学老师反问。

“他要进编译组主组,咱们只能让他当实习编译,需求合不上,根本没法谈。”

这时,萧辉抬起头,慢慢开口道:

“我倒觉得,与其想着怎么把人纳进来,不如换个角度,直接跟他合作。”

“我有个想法。”

“我们可以以哲学系名义,围绕他的‘汽车通用件项目’,发起一个‘技术与理性’的跨学科课题。”

“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现代工业组织、劳动分工、以及工具理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听着虽然是技术问题,实则全是哲学的老话题。”

说到这,萧辉嘴角带了点意味深长的笑意。

“如果我们在课题中注明‘参考国外技术哲学与现代性理论文献’,那自然就需要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等人的原著译文材料。”

“到时候顺理成章,直接就给了陈露阳一个参与翻译与注释的合理入口。”

萧辉继续道:“他只需要负责整理翻译一线材料、提供技术注释。”

“其余由我们来校审、加工、提升,最后一并整理成理论成果。”

近代哲学老师眼睛一亮。

“好办法啊!”

“这样既不让他进编译组,又可以让他成为项目合作者,帮我们翻译。”

“还能让哲学系挂上‘参与现代化实践’的亮点,拿出去说也体面。”

越说,近代哲学老师的心里就越是佩服!

真不愧是主任啊。

这算盘,打得真妙。

这么一来,不仅哲学系能够实现“向实践靠拢”。

陈露阳的项目也能迎来“理论支撑”。

不动编制、不动结构、不动身份,照样把人、能力、成果,全盘带进来。

“不过……”

逻辑学老师想了想,提出疑问。

“我们这边拉了课题,挂了名字,不能空口白话,总得给人家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说得过去的理由多了去了。”

萧辉不紧不慢地合上期刊,把眼镜往上推了推:

“我们是院系协作、项目对接。又不是单方面求他帮忙。”

“立项我们出面,理论支持我们提供,翻译交我们把关,他只管他那摊技术材料。”

“谁占便宜,还真不好说。”

萧辉轻笑一声:“我们可以先不谈翻译,就以课题合作为名义,找他聊聊。”

哲学概论老师顿悟:“你的意思是先以合作研究‘技术与理性’为名义,给他扔个橄榄枝?再把翻译的事藏在后头?”

“不是藏,是顺着说。”萧辉纠正道。

“只要合作自然,话题自己就会往那边引。”

“而且我们可以表态:所有合作材料,署名公开,成果归属清晰,既不占他的编制,也不动他的时间安排。”

“就算他不愿意立刻答应,心里也会留下印象。”

李正繁补充:“我们还可以从技术伦理角度切入,成立‘技术伦理与社会影响小组’,由哲学系牵头、邀请他参与。”

“可以!”萧辉冲着李正繁开口道。

“这事儿,你出面吧。”

“你跟他之前有过交流,他多少还听你一两句。”

李正繁点头:“好!”

……

最近的几天,陈露阳过得简直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十年出名无人问。

一朝丢人天下知!

正儿八经的校刊照片,无人问津。

宣传栏里的红领巾却几乎传遍了整个学校。

就连兄弟院校都知道北大的经济系出了一个爱扎红领巾的牛逼人。

真牛逼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