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54章 恩典人情

第654章 恩典人情

虽说诸王皆是小儿,但你们该做之事倒也不少。这样吧,朕给你们逐一分派一二。”

提到公务之后,看着四人的目光微微变得严肃起来,曹睿笑着解释道:“你们也勿要紧张,朕让你们做的,无非就是编些教育皇子的教材罢了。”

“朕看你们四人这样分派为好,司空编纂些关于经学的内容,陈卿介绍世情庶务,大将军介绍弓马军事,最后董公来抓个总,审阅一二。”

“朕给你们选的这个差事怎么样?”曹睿环视一圈:“这也算是传道授业了,有了这些事作为底子,你们也能算是真正的王傅了。对了,王傅的俸禄就还是按两千石来算吧。”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四人纷纷行礼,再也说不得什么。 曹睿笑笑:“除了王傅一事,朕这些时日还是为水军寻了个主帅。原本朕答应陆伯言对吴作战时不去用他,既然孙权杀了陆瑁,这等忌讳倒也不用守诺言了,就算朕不去与他说,他都会自己想来的。”

曹真点头:“陆瑁正当壮年,死在狱中,不论具体怎么死的,总之与孙权脱不开干系,认为是孙权所杀倒也没错。”

“陆瑁这么一死,加之陆氏之人被流放交州,倒是不需再担心陆逊的立场了。”

董昭也倚在椅背上从容应道:“臣附议,陆逊可用。但若将陆逊调来,秦州又该由何人镇守?今年张郃才亡故,若是陆逊又走了,关西一连失了两个重将,倘若诸葛亮再来犯,恐怕到时难以支应。”

曹睿朝司马懿和陈矫二人努了努嘴:“东阁怎么看?”

司马懿道:“董公言之有理,臣以为当慎用陆逊。”

陈矫也随之说道:“陛下,不若再请大将军镇抚关西?”

曹真瞬间就脸色变黑,嘴角撇起,有着肉眼可见的厌烦之感。作为大将军,在中枢待的好好的,眼看就能在陛下身前总揽伐吴军事了,怎么又让我回关西了?

莫不是东阁两人早就在算计我了?还是陈矫一个人的想法?

曹真倒也不惧,破局之法还是有的,于是叹了一声:“若国家需要臣去关西,臣定不辞使命。但关西之地不如中原养人,臣身体渐渐恢复,还是久随陛下身边,沾了陛下的福德之故……”

曹睿挥了挥手:“陆逊要来,大将军也不能动,局势没有越来越回去的道理。大魏才智之士何其多也,如何还能少了一个督抚之选?”

“今日还需你们为朕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

董昭倒是心思玲珑,略一拱手:“不如让陈司徒去关西?”

幸亏陈群不在此处,若他听到董昭此语,恐怕要骂出声来了。这几年东奔西走,从中枢至荆州,从荆州回洛阳,再从洛阳来寿春,还要让我再去关西?

曹睿摇了摇头:“陈司徒不成,过于年迈,朕不放心。”

曹睿这么一说,董昭心中就明白过来了,紧接着提了一句:“陛下,王文舒如何?”

让王昶对诸葛亮吗?

还未等曹睿回复,曹真就在一旁说道:“陛下,臣以为郭淮可以。”

这便是又多了一个人选了。

这等时候,司马懿和陈矫也不能落后,二人分别推荐了中领军毌丘俭和侍中徐庶。

曹睿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仲恭和徐侍中不成,他们两人要留在朕的身边。关西有卫师傅主持大局,不需行险。郭淮坐镇汉中,彼处位置极重,不应擅离,若郭淮走了,朕怕彼处无人能赢过诸葛亮。”

“思来想去,竟还是王昶最为合适。”

董昭捋须点头,颇有几分得意之感。

曹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样吧,改王昶为镇西将军,继陆逊之后负责秦州战事,归于卫师傅管辖。改陆逊为征东将军,统帅水军,待王昶到任之后再来寿春,这样安排可还稳妥?”

董昭从容说道:“关西这样安排,定然无虞。”

“车骑将军卫臻领重兵坐镇下辨,有车骑将军长史后将军费耀、车骑将军司马邓艾二人辅佐。”

“汉中由征蜀将军郭淮、平寇将军戴陵二人负责防务,沓中有护羌校尉周铎,祁山有镇西将军王昶和捕虏将军陈凭,如此安排,就算诸葛亮倾蜀地全力来伐,关西也全然无惧。”

“好,就如此办!”曹睿一锤定音。

司马懿道:“陛下,若王昶离了营州,臣以为当重选一人负责营州军事。自太和四年至今,营州已经安稳了将近三年,似乎设置都督有些多余,设置都监正好。”

曹睿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