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清欢并没有那么在意名声,但她也想要名声所带来的利益,她所做的这些事情确实为了挽救那些几十万的百姓,可也不能千辛万苦付出那么多却什么都没得到。
从她重生开始就千方百计地谋划着赚钱,囤积物资,在思索如何保全自己的时候还要考虑如何凭自己的能力去拯救两个州郡的人。
若是不从中得到些什么,她都要怀疑自己是活佛转世了。
名声想要,但是又不能让朝廷发觉这些事情是自己做的,那就只能用化名和手下的势力来揽下自己所做的事情。
金管事在暗中为虞清欢所做的事情,恐怕连段祺春都不曾发觉。
段祺春这些日子忙得晕头转向,又因为暗探寻找霍锦渊的事情吸引视线,自然顾不上其他。
“那些暗探手段高明,下手狠辣,而且这次似乎是不达目的不罢休,郡王还是要小心些。”段祺春想到那些探子的手段,眼神里也不禁带上了一丝的不悦与忌惮。
皇室的手段向来多得很,但是聪明人都向来都只能避而远之。
霍锦渊的目光仍旧落在远处的浓烟上,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漠然:“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他不是不知道毕英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直以来毕英都在为皇帝做事,在郡王府里安插了眼线,从前他可以用伪装来迷惑毕英那群探子,但现在风水轮流转,该着急的可不是自己。
毕英那些人,说白就是皇家养的死士,暗中做事嚣张跋扈,从不会将人放在眼里,他们都是一把杀人的刀罢了,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掌控。
有之前的误导,毕英他们肯定先去江州寻找他的踪迹,找不到人之后反应过来只怕身体里的毒也快发作了。
但是以毕英的性子,霍锦渊觉得此人不会就这样乖乖地等死,也许还留着些许后招,但随着时间越来久,他的手段只会越发狠厉,身上有一股就算是死也要拉着旁人一起陪葬的疯癫。
段祺春能注意到这些,说明毕英已经来到玉州,毕竟之前霍锦渊就在朝堂几次三番说过自己会来玉州。
只是现在的玉州和濯州不同往日,各路情报早就在霍锦渊和虞清欢的掌控之中,想要将那些探子处理掉并非难事。
但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机,而是让那些探子先将此地百姓的种种流言都传回京城,让皇帝也好好感受一番他在百姓之中的名声,或许现在的他还不会在意,当濯州真的发生地动的时候,他不得不直面那些沸腾的舆论了。
整座玉州城都被一股浓浓的烟熏味笼罩着,但是百姓们却是无比的安心,毕竟衙门的官差早就跟百姓们提前通知过,说这些掺了药材的浓烟可以赶跑一些蝗虫,所以百姓们不仅不会害怕,还很是期待。
如今看到天空飞舞的蝗虫渐渐少了起来,他们不免欢呼起来,都在谈论着还好有段太守给他们找来的药娘。
蝗虫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旱灾依旧还在继续,虞清欢记得在濯州地动之后才开始下雨。
下雨虽然缓解了一直以来的旱情,但又让濯州的百姓陷入新的折磨之中,因为雨一直断断续续地下,让地动之后本就损失惨重的濯州愈发难捱,大批的尸体没来得及处理,引发瘟疫,更是惨烈无比。
虞清欢看向段太守:“那些来避难的百姓可都安置了?”
玉州与濯州相邻,那边的百姓往这边过来的并不少,尽管胡为安不情愿让百姓们离开,但是在何御史强硬的坚持威压下,不得不服软同意开放了道路。
这一项举措让整个濯州城的人都懵了,随之而来的则是百姓们疯狂收拾家当逃离濯州的动作。
谁也没想到前一日还热闹无比的濯州城第二日就已经冷清得犹如荒城。
甚至连巡查使一行人都离开了濯州城,这让胡为安气愤不已,在心中已经盘算起来如何为难那些现在离开往后又要回来的百姓了。
离开容易,但是回来可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毕竟其他地方不会轻易留下那些逃难的百姓,救济一些日子还行,久了还不是照样得回原籍过日子,到时候还不是要看他脸色。
那些在濯州有大家业的商贾却不敢轻易带着人离开,他们也清楚胡为安的性子,若是他们前脚离开,后脚这位太守大人就敢带着官兵将他们府邸搬空了,毕竟现在胡为安正是需要填补粮仓的时候。
但他们看着百姓们的动静心中自然打鼓,只能带着家中老小偷偷离开濯州城,留下护卫和下人这些守着。
胡为安自然知晓他们的心思,假装不知情,等他们一离开,后脚就去打劫了,还真让他薅到了不少钱财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