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636 军事风投~

636 军事风投~

信而愉悦。

“早上好,易先生。”

“你好、你好、你好。”

原江南棉纺厂技术员老易笑容绽放,和路过的每一个女士拥抱贴面,心里乐滋滋。

出国好啊,入乡随俗好啊。

老易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还能体验贾宝玉的感觉。

纺织行业的人都知道车间里的温度堪比火焰山,一件小褂就是人承受极点。作为车间主任的老易,每天都是幸福的,充满干劲的。

……

亭子里,一名 15岁的女工正在用古筝弹奏乐曲。

她皱眉:

“易先生,我为什么总是弹不出那个感觉?”

老易走到她背后,捏住她的小手,耐心指导了一番。

虽然老易这个人弹棉花的手法可能比谈古筝更专业,但没关系,男人最主要是自信。

一番弹琴说爱~

俩人约定晚上再见。

以上的场景,只是自由羊毛厂最普通的一个生活片段。

工业园区内雇工,男女对半。

所有经历过本国资本家摧残的工人格外珍惜这里的生活,他们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工业园区。

……

相比这会欧洲城市普遍糟糕的环境,工业园区可谓是一股清流。

慢慢的~

工业园区附近所有地皮都涨价了。

许多略有小钱的人都搬到附近居住,只为了享受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包括但不仅限于医疗、剧院、澡堂、运动场。

况且工业园区头顶外交光环,闲杂人等轻易不敢进入。

骑马保安真的会开枪,打死勿论。

杀人的后果是不存在的。

没有凡尔赛宫的书面指令,谁敢擅自闯入?

……

巴黎资本家们聚会时,都说贾伯爵太文明了,白花花的银子发给一群卑贱的工人,真是造孽啊。

18世纪,

凡是让工人活过 30岁的工厂,是注定要倒闭的。

这帮资本家只认识金钱,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他们哪儿知道,这帮工人将来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巴黎的春天,大抵是不远了。

当然,

伦敦、阿姆斯特丹、维也纳的春天估计也不远了。

实际上,反抗的种子早在地底下埋藏了数百年,但没人知道何时才会长成大树。

如今,终于破土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迷雾逐渐消失。

吴国看到了欧洲想干什么,欧洲也看出了吴国在干什么。

南亚次大陆成了旋涡中心,吴国船只源源不断穿过马六甲海峡,进驻仰光,进驻南亚各据点。

撒克逊东印度公司总督阿德莱德坐立不安。

他在公司内部会议严肃强调:

除非伦敦命令抵达,除非吴军主动发起进攻,否则任何人都不许向吴军开第一枪。

并且要求记录在案。

这一点很关键,将来可以避免被当成替罪羊。

……

一枪打响,这个貌似美好的世界就乱了。

素来作风强势的吴皇一定因为被撕毁三大条约而勃然大怒,继而动员数百万的陆军在各个战场发动进攻。

东印度公司内部早有共识:吴廷的战争潜力巨大。

火枪兵就是廉价动员兵,对于吴国这种拥有庞大人口且收入惊人的帝国来说一夜之间拉起百万陆军只是门槛。

而且,

阿德莱德更畏惧吴国不动员本国人,去动员仆从军。

仆从军和本国军,最大的差别就是,仆从军可不计入损失。

例如发动一场战役,吴军战死 10人,仆从军战死 10000人,国内报道就是《帝国陆军以十人的微小代价,取得了一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

阿德莱德是个标准的贵族,他很清楚,战争是一定会爆发的,自己担不起这个罪责。

伯爵在殖民地是大人物,在本土是小人物。

开战这种大事,一定是国王首相议会共同决议。

轮不到自己一个小小伯爵擅自做主。

严格来说,阿德莱德的谨慎恰如其分。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