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635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635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陆军部怎么可能愿意成为海军附庸呢?

而海军部又离不开陆军,否则他们无法完成一个关键举动,歼灭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撒克逊东印度公司陆军。

……

争吵,辩论。

双方参谋分成了两个阵营。

后来,就连两位大臣也加入了各自的阵营。

南线之争和北线之争,导致陆海军的关系从未有过的僵硬。

就连李郁也觉得极其诧异。

转念一想,其实也很正常。

陆海军各执己见。

只能圣心独断了,很快,陆军部和海军部就收到了明确命令。

陆军部负责北线,伊犁——黑海。

海军部负责南线,歼灭印度洋游弋的所有欧洲战舰,打通前往波斯湾的航线。

仆从军一分为二。

南洋仆从军归海军节制,高丽、扶桑、八旗仆从军归陆军节制。

细节慢慢商议,大方向先定下来。

……

次日,行宫内。、

商贾云集。

李郁的声音很平静很坚决:

“想必诸位都知道了,寡人决定开战了。”

“开战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就一个字,钱。”

“今天在场没有外人,寡人可以认真的说一句,战争也好,殖民也罢,本质上都是生意。”

“帝国不想发动战争,但没办法,人家逼着我们开战。现在除了茶丝瓷,我们的原棉进口也被人卡住了脖子。”

“寡人不喜欢战争,但寡人也不惧怕战争。既然他们不愿接受现实,那就认真的打一仗。”

……

纺织巨商徐想附和道:

“陛下说的是,这 5年里原棉进口价格上涨了 3倍,吃掉了我们太多的利润。”

李郁笑笑。

他清楚这里面的水分。

不全是东印度公司刁难,而是全球的棉花市场确实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发展。

究根结底是各种棉纺机器的发明,棉纺效率高了何止 10倍,原料自然就不够了。

涨价也是市场行为。

李郁微笑:

“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力更生。诸位,去中亚种棉花吧,需要人手就从国内招募,寡人给你们一颗定心丸,你们雇佣百姓出国,不设上限。只有一条,必须提前预支 2年的工钱的给他们的家眷,这是底线~”

众人连忙应声。

底线,就是警告。

谁踩线,谁找死。

……

说到这里,李郁也顺便多说了几句:

“具体后勤事宜,由参谋本部和你们对接。”

“寡人只表个态,这一仗持续三五年也是寻常。大军远征万里,后勤是关键。”

“不必担心滞销,你们生产出来的每一颗大米、每一匹棉布、每一块铁锭都会有市场。”

众巨商齐刷刷起身,跪地磕头。

“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郁坦然接受了跪拜。

他想的很深远。

以军事远征带动商贾出国,以商贾带动出国劳务。

移民也好,雇工也罢,本质上没什么差别。被实用主义浸润的百姓,一旦发现出国劳务挣钱,就不舍得离开了。

有人待 5年,有人待 10年。

有人一不小心就待了一辈子。

……

会议持续了 1个时辰。

之后,是单独会面。

巨商们再次被绑上了帝国的高速战车,他们已经不那么激动了。

跟着陛下赌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赢。

这次是天字一号赌局。

赢了,帝国就是未来的世界霸主。

成吉思汗走过的路,吴皇的军队很可能要再走一遍。

蒙古骑兵是轻装,吴军不可能轻装。

所以,后勤补给是重点。

参谋本部开出了令人恐惧的采购清单。

涵盖各类军用民用物资:

军服军靴、干肉、酒精、茶叶、粮食、煤炭、油盐酱、药材、帆布、毛毡、毛毯、御寒物资、车辆、各种工具,以及骡马牲畜。

要求是,随军补给。

……

1791年夏天,帝国重心迅速转向备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