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儒家圈的,知根知底,情感羁绊多少有点效。牺牲一批少女,达成强藩理想。
……
巧了!
德川幕府的想法和他撞车了,也是牺牲一代少女,维持幕府统治。
在江户湾驻扎的吴军海军兵,即使是个二等水手,上了岸也有一二相好的。
每次战舰换防,或是巡逻归来。
岸边都站满了盛装打扮的当地情妇。
明眼人都知道,以普通扶桑女子的家境是断断买不起昂贵吴服的,都是水兵们在背后出钱。
江户城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幕府将军德川家治很懂隐忍,他绝不主动,但是也绝不拒绝。
私底下对儿子说:
“忍!”
“忍到吴皇驾崩,一切就会不一样了。银矿和女子皆可给他们,上国搬不走一寸土地。”
……
帝国周边一圈所有签署了《保护国条约》的小国,皆需承担吴廷驻军的全部开支,按年偿还历史所欠债务。
对于这些穷国来说,压力很大。
但是,吴廷贴心的为国王们想出了几条搞钱的好办法。
一,卖资源。
二,卖人。
三,清除异己。
矿产林木可以爆金币,适龄女子可以爆金币,诛杀地方势力更加可以爆金币。
各国君主对于第三条颇感兴趣。
诛杀名单报上去,得到吴廷批准之后,还可赊账购买一批军火加强武备。
安南国王黎维祁以武力清洗了西山阮氏盘踞的最后地盘,班师回朝后,又株杀朝中“通敌党羽” 6人。
暹罗国王郑信,出兵剿杀北部地方豪强 3姓。
苏禄苏丹,灭掉了暗中支持海盗的一个亲王。
高丽李祘,摔杯为号,当场斩杀了三班当中最强势的崔姓权臣以及党羽 23人。
……
这其中的道理就好似嘉庆灭和珅。
吴皇深谙人性,一枪三鸟。
既缓解了各国儿皇帝因财务危机滋生的不满情绪,又倾销了部分淘汰军火,还达成了借刀杀人的目的。
相比较于番邦国王,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对吴廷的殖民计划威胁更大。
鼓励这些国王对内用兵。
无论结局怎么样,帝国都是获利一方。
打的再惨烈也无妨,就当是解决马尔萨斯陷阱了。
各国国王内心沾沾自喜,却不知从此以后,王权和地方大族的裂缝再无法弥补,永远无法达成联合抗吴。
地方大族对君王的恨,甚至超过了对吴国的恨。
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
地方大族也彻底看清了,谁才是中南半岛真正的天!
上国若要保你,谁也不敢动手。上国若要动你,谁也保不住。
……
不过,也有不上钩的鱼儿。
德川幕府大约是看透了吴皇用意,只是象征性的抓了几个名声过于恶劣的小名,顺便对北海道土著部落用兵。
德川家治甚至没有对同在本州岛的长州藩动武。
李郁在御前会议,清楚的告诉所有人:
“德川家治表面恭顺,内心狡诈,品格桀骜,需格外警惕。择合适时机,鼓励地方强藩,武力倒幕。”
当然~
李郁内心也知道德川幕府其实是个小号大清,对外真没什么侵略性。
但是自己拿捏不住德川,就不敢留着他。
对于一位帝王来说,任何看拿捏不住的臣下都是不稳定存在。
……
帝王不怕底下人坏,就怕底下人藏。
一旦失去绝对控制,就会坐立不安。
安南国王黎维祁就很聪明,做的比谁都积极。
他赊的军火最多,杀的人最多,灭个西山阮恨不得把方圆百里的生物都灭绝了。
凡是有钱的,凡是土地多的,都被黎维祁组建的新军杀的一干二净。
事后,情报署用“杀人盈野、流血漂杵”来形容战后情形。
李郁几乎可以断定德川家治明白自己的用意,但却装傻,故意不做。
这样的行为,不可饶恕。
不忠!
特别的不忠!
……
扶桑很关键。
是帝国绝对防御圈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