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奴隶。
进入棱堡之后,他火速撰写了 5封书信,令骑兵飞速送去圣彼得堡。
关键内容就 8个字:
敌人很强!开战在即!
……
圣彼得堡,冬宫。
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大半年前就从各个渠道得知了吴国的战争威胁,当时她就勃然大怒,发誓要让吴国付出代价。
一路开疆拓土让欧洲刮目相看的女皇,岂是无能之辈?
女皇震怒,备战工作随之拉开帷幕。
征召农奴、军事训练、生产军火、雇佣外籍军官、向各国银行家借贷军费。
这半年里,
西欧各国的银行家和退役军官频频出入冬宫,他们每个人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要打仗了,耶~”
“好想看到血流成河啊。”
……
罗刹是一个很奇怪的封建农奴帝国,对领土、海洋有着病态的渴求,可谓永无止境,贪得无厌。
同时习惯出尔反尔,向来被欧陆诸国所排斥。
世人有一个错觉,领土庞大的罗刹人一定很擅长战争。
实际恰恰相反。
从彼得大帝开始,罗刹人在开疆拓土的路上就不断打败仗,可谓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那么问题来了。
败的这么惨,怎么不亡国?还能开疆拓土?
这符合常理啊。
……
那是因为,罗刹人的神经太粗了。
输了?
没事,继续打。
只要人没死光,就一直打下去, 10个农奴换你 1个士兵,不依不饶,打到地老天荒。
野蛮的韧性。
残血复活的基因密码。
全员“漠视死亡”的性格。
再加上铁血手腕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终于造就了一个庞然大物。
另外,也不可忽视罗刹人的学习能力。
从彼得开始,他们就没停止过向各国学习军事。光学还不够,罗刹军队里充斥着大量的外籍军官,数目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只能说,历史的真相是隐藏在尘埃当中的。
……
这半年内,
各路情报被汇总至冬宫。
哈萨克战场的过程鲜为人知。
南洋战场,全程没有秘密。
除了后膛枪和铁丝网尚属秘密。吴军四剑客——蒸汽明轮船、米尼弹、线膛枪、火箭弹,正被欧洲各国争先效仿。
实际上~
线膛枪早就问世了,只是各国未曾大规模装备。
蒸汽明轮努努力也能够得着,不是什么黑科技。
米尼弹更没有技术含量,只是概念革新罢了。
唯独仿制火箭弹让各国有些头疼。
总之,和平归和平,军备竞赛不能停。欧陆对吴国的军事工业产生了极大兴趣。
……
叶卡捷琳娜野心勃勃,但做事谨慎。
她准备从各地调集 30万兵力在中亚和野蛮的吴人掰一掰腕子。
目前各地援兵还在陆续集结中。
可笑的是,这 30万人甚至做不到人手一杆火枪,其中至少 20万人是临时征召来的农奴。
真正的精锐士兵有 2万,另外还有 2万顿河哥萨克骑兵。
其余都是来自西西伯利亚总督麾下的治安军。
对此,各国倒是很习惯。
罗刹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用大量的廉价灰色牲口去撞击子弹,然后靠刺刀笨拙的赢下战争。
说罗刹是大号大清,实际上是给大清脸上贴金了。
农奴的神经比绿营兵粗多了。
他们真的不怕死。
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活着没什么指望“,“死了也挺好”。
正如众多罗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啊,我是一个罗刹人,我很想死~
当阵地上响起第一声乌拉~
我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我一秒都不会犹豫,我发誓要把我的热血淋在你的脸上。
……
吴廷也在增兵。
第 2军团、第 9军团和第 2派遣军奉命开拔至伊犁河谷,陆军大臣林淮生也来了。
如此多的士兵涌入伊犁,后勤压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