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驻军之间若有分歧,当遵从海军指挥官。
这就形成了情报署、陆军、海军三家鼎立的格局。
吴国的铁制品和棉纺品大量流入南洋, 0关税。
……
3个月后~
殖民地保护神第四军团开始了第一次武装巡航。
正值雨季,江水汹涌。
帝国授权造船署在西贡、仰光、大城分别建造了一支小型内河舰队。
零部件从国内运来。
柚木从当地获取。
铁肋柚木船壳,蒸汽驱动明轮,排水量 200吨,载人 30人,火炮 7门。
……
应第 4军团士兵强烈要求,造船厂又对巡逻舰进行了改造,给甲板加了盖,挡雨挡太阳。
雨季时巡航很实用~
士兵们坐在雨棚底下一边瞭望,一边煮着热茶。
脑门后,八嘎帽的三片帘子迎风飘扬。
八嘎帽是热带的正经装备。可防脖子晒伤,防蚊虫。
很快~
拖着黑烟柱逆流而上的新型巡逻舰就成了帝国在中南半岛的化身,正义的化身。
……
吴朝重视航运,妥妥的水德帝国。
湄公河是巡航重点,西贡港布置了 10艘巡逻舰,编号从湄公河 1号到 10号。
如今正值雨季。
水面宽广。
巡逻舰湄公河 2号和 6号一路拖着黑烟柱穿越真腊王国,进入它的北部邻国占巴塞王国。
当看到孔恩瀑布时,这趟航程就到头了。
湄公河上流巡航尚待开发,需另建基地。
……
“返航。”
两艘船一前一后,保持半里距离。
返航时顺水,一路船速飞快,两岸高棉人的村镇飞快后退。
在接近真腊王国都城附近时, 2艘巡逻舰减缓速度靠岸停泊补给。
这处码头由 2个广东商人共同出资经营。
见殖民地保护神来了~
伙计们立马熟悉的准备淡水、朗姆酒、新鲜食物、煤炭,笑嘻嘻地送上巡逻舰。
像这样的补给点在湄公河沿岸已有 7家。
年底时,军团和这些商人统一结账。
……
两艘巡逻舰遵循了安全原则。
一半人下船歇息,一半人留守船只。
任凭商人怎么盛情邀请军爷们下来喝点小酒泡个澡解解乏,也不顶用。
第 4军团的军纪是薛定谔的,和捞钱相关的事,军纪极度松散,和小命相关的事,军纪极度严谨。
内部的枪炮训练、配合训练、旗号辨识从不懈怠。
巡逻、站岗一丝不苟。
从司令官黄肆以下到普通士兵,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 4军团对于中南半岛的土著一直保持警惕,他们压根不相信世上存在所谓的以德服人~
……
沐浴更衣后~
士兵们一边吃粤菜一边听俚语小曲。
一清秀小伙计男扮女装,咿咿呀呀,唱的是云南民歌,很有文化,很解乏。
军爷们慷慨地赏了一块银元。
突然,
外面传来一声枪响。
懒散的士兵们立马拿起各自的武器冲出屋子。
巡逻舰旁,
一名赤膊土著男子倒在血泊里,旁边还有个妇人在哭诉。
甲板上的士兵又举起了枪~
经营码头的广东商人微微色变,他猜到哨兵要干什么了。
……
不过,还有更快的。
一名长相和善的军官掏出自己的短刀,往嚎哭的妇人面前一扔。
“捡起来。”
妇人听不懂,眼神充满仇视。
军官很耐心的掏出了手枪。
一字一顿:
“捡~起~来。”
当妇人的手即将触碰刀柄时,枪声再次响起。
吓的刚刚赶到码头的 2名本地差役吓的面如土色,连忙丢下铁尺,举起双手。
汉语蹩脚:
“军爷,别开枪。自己人。”
军官微笑,招手示意他清理现场。
……
那名男扮女装的小伙计惊魂未定,对掌柜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