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592 推翻原有藩属体系,追溯1500年账期

592 推翻原有藩属体系,追溯1500年账期

这已经是第 7首颂诗了,字里行间,从各个角度夸赞吴皇。

翻译成最粗俗的语言就是:

爹,棒。

爹,伟大。

爹,我爱你。

爹,求求你赶紧发兵吧。

安南,是儒家圈的优秀子弟。

黎维祁的儒学素养不错,赋诗中规中矩,虽无李杜之才,但做个举人问题不大。

……

海军部,紧锣密鼓地筹划对金兰湾的行动。

卫戍舰队将出动 5艘主力战舰,加入南洋舰队一道参与此行动。

远征海外,后勤补给很关键。

粮食可以在当地筹集,但其余物资皆需依赖国内。

陛下批准,从兰芳坤甸港、广州港开设去往金兰湾的两条补给航线。

金兰湾,意义重大。

将是帝国在南海区域的第一大港,由海军和陆军共驻,殖民地保护神第 4军团又多一处防区。

一道道命令从苏州府发出。

分别发往广州、兰芳坤甸、大员府城、爪哇巴达维亚,采用通信塔和双桅快船相结合的送信模式。

……

安南都城,升龙城。

一队队身穿藤甲的士兵押送黎朝犯人至此,挥刀砍下。

红河里飘满尸体,最终冲入北部湾。

2天前,

使者从苏州府赶到升龙城,带回了吴朝要出兵干涉的消息。

西山军统帅阮文岳一夜辗转未眠,压力山大。

所有人如鲠在喉,既恨又怕。

最终,

阮氏三兄弟决定,打!

将西山军集结到北方,依托天然关隘,抵御吴军。

同时,阮文惠率一支 2000人的偏师在密林中袭击吴军粮道。

安南人对于如何抵抗天兵很有经验,口口相传。因为除了宋,其余朝代都主动征讨过安南。

……

阮氏三兄弟发誓要痛击吴军,打疼吴军。

让吴朝知道安南个是刺猬,没什么肉,就是刺多。

之后,

再上表求和,给足吴朝面子。

大家各退一步。

上国封自己为安南国主,年年上供,绝不遗漏。

随着军令下达,

源源不断的西山军从南方嘉定(胡志明市附近)前线向北方调动,将整个防御重心放在了北方。

当然,

阮氏没忘了把黎朝的拥护者先狠狠杀一遍,这才有了升龙城外的血流成河、尸体堵塞。

……

第 4军团以大员府城为主基地。

为了适应身份,黄肆进行了内部调整。将炮兵和辎重全部打散和步兵混编。

团一级编制,太大。

打殖民地战争并不适合。

殖民地征讨,出动营级( 500人)和连级( 250人)更适合。

此外,

固定驻扎据点以排( 50人)为单位。

大员岛最北的基隆驻扎了 1个营,在中间的彰化驻扎了 1个连。

在爪哇岛布置了 3个步兵营。

在兰芳布置了 2个步兵营(从爪哇调动而至)。

因为安南是一个在中南半岛的独立的王国。

它和大员、爪哇、婆罗洲不同,有可能会面临数万乃至十数万敌军围困。

所以,黄肆准备抽调 4~7个步兵营进驻金兰湾。

……

2个月后。

吴军舰队抵达金兰湾外海。包括 2艘三级舰, 6艘四级舰, 10艘 5级舰, 3艘运兵船, 20艘补给船。

最后一次补给是在广州。

之后舰队沿着海岸线南下,在黎朝向导的指引下轻松抵达了金兰湾。

安南国王黎维祁在旗舰上,一路又惊又喜又忧。

惊的是——天兵居然不走陆路从镇南关南下,这可是两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战争路线啊。

喜的是——天兵威武,武德充沛。

忧的是——庞大的账务,还不起。

临行前。

他已经签署了一份《安南请上国驻军条约》

黎朝需要承担驻军之一切开支。

吴朝承诺,驻军的数量不超过 5000,驻军地点不超过 3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