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567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结果,双方都慌了~

567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结果,双方都慌了~

桌子:

“这是一头斑马。”

然后全军出击,兴冲冲赶过去,发现是一头得了皮肤病的狮子。

……

施令洋没有千里眼,他也不是诸葛孔明。

但是他认准一点,冲着皇陵去!

皇陵就是敌人的圣城!

对手弘响要顾虑的太多,既要保住重要城池,又要保住皇陵,还要击败吴军。

什么都要,最终结果就是什么都保不住。

坚壁清野?

不可能的。

辽北和辽南的情况不一样,在盛京周边搞坚壁清野?你还不如宣称自己已经投吴了。

……

此时,

辽东军团集体狂奔,撒丫子跑。

施令洋再次选拔了一批心狠手辣的包衣组建起督战队,给乌合之众们上强度。

最新统计数据:

6350名民夫, 2133名包衣,以及他们的家眷。

基本实现了冷兵器制式化,军中再无徒手之徒。

所驱使的骡马驴甚至高达 4500头,辽北这地真不缺牲口,而且普遍喂养的不错,平时用于农业耕种。

一路打,一路抢牲口。

牲口活着可以拉车,死了可以吃肉。

……

长滩屯,一处寂寂无名的辽北小型屯堡。

正欲快速破堡的辽东军团诧异地发现,在己方侧翼居然出现了数百清军骑兵,瞬间骚动起来。

军官和督战队拎着大刀,组织起长矛阵对外。

施令洋举起千里镜,瞭望对方旗帜。

笑道:

“是锦州宁远的清军,他们路最远,所以姗姗来迟。”

“无妨,并非主力。”

同样,奉盛京将军之军令赶赴辽阳救援的宁远知州、汉军正白旗人袁常在也大吃一惊。

难道辽阳已经败了?

手下询问:

“袁大人,怎么办?”

“敌军多步卒,试探一下,有缝就打,没缝咱就绕道。”

“嗻。”

……

寒风当中,宁远清军骑兵绕开了明显不好啃的吴军步炮方阵,专门去扑花花绿绿的辽东军团。

战法也不新鲜。

近距离骑射,一波箭矢射向那些原地不敢乱动的长矛兵。

辽东军团不断有人惨叫倒地。

稍微吃亏,乌合之众的本性即暴露无遗。

不断有人无令往后面缩,影响同伴,混乱加剧。

吴军虽有部分骑兵,但骑术不精,轻易舍不得折损。

施令洋拔剑高呼:

“传本侯军令,长矛方阵,前进。”

“正面稳住,左翼封堵,压缩敌人活动空间。”

“督战队可随时执行军法。”

……

吴军骑兵、施侯旧部和新提拔的包衣督战队充当了优秀的牧羊犬角色,驱赶着羊群往既定路线运动。

几十个长矛方阵缓慢前移,混乱且糟糕。

但是,

如林的长矛依旧给宁远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总不能直接撞上去吧?

宁远知州袁常在也嗅到了危险信号。

惊呼:

“不好,这帮人在故意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把我们往他们的炮阵那边驱赶。”

“知州大人,咱们怎么办?”

“穿插,就打一次,不行就撤。”

“嗻。”

……

500汉军正白旗骑兵跟着主心骨袁常在,抓住机会楔入了两块矛方阵之间。

宽度大约 20丈。

骑兵们穿插,快速抛射。

两侧的乌合之众们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出现骚乱。即使有督战队,依旧出现了不少逃兵。

好在,

总有聪明人。

一群包衣高呼着“吴皇万岁”的口号,离开军阵,纷纷掷出手里长矛。

骑兵穿插时,其侧面面积够大。

军官们一看这法子好。

立即高呼:

“冲上去,投掷长矛。”

数百根长矛破空,谁挨上一下都是重伤起步,这可比箭矢厉害多了。

……

一番乱战,

宁远知州袁常在也意识到啃不动,不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