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541 【必看】帝妃联手,超远程图形通讯系统——时速1500里

541 【必看】帝妃联手,超远程图形通讯系统——时速1500里

不过,嬷嬷和一众宫女喜滋滋谢恩。

主子发达了,下人也会跟着发达。

皇宫,可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名利场。捧高踩低,脸色变幻,那是不带一点犹豫的。

……

李郁再次透过千里镜观察许久,最终断定这套通信系统确实可行。

又问道:

“你想过这套系统的缺陷吗?”

“臣妾想过,仅限在晴天和白天通讯,另外就是信号旗语可能不够丰富,所能传达的信息有限。”

“走,回宫,寡人和你一起商量一套丰富的通讯语言。”

离宫内,

李郁站在无数前辈的头顶,基于明码电报提出了一个构想。

“汉字数目太多,但无妨,寡人设计了一套简繁转换方式。”

……

“参照钟表,旗语系统由 2条木头臂组成,可灵活转动角度,对应0到9十个数字。观察员记录下数字,对应明码电报密码本,即可查阅密码本。”

“每4个数字为一个编码,对应一个汉字。”

“这样一来,理论上就可以传输任何信息。无论长短、繁简。”

王贞仪瞪大了眼睛。

李郁得意洋洋,果然,要征服学霸,就得靠智商碾压。

帝妃 2人在屋子内足足聊了 2个半时辰,终于将这一系统彻底落地。

许多细节也被一一敲定。

例如,塔的高度和塔的密度呈负相关,尽量利用原有的山坡。

例如,信号系统的机械设计。

例如,以两个木头臂一起指向12,代表停顿,间隔编码,确保传达精确。

例如,开设学校,培养观察员。

例如,一般通信约定固定时间段。

……

次日,李郁携仪妃出岛。

这一项目命名为:

“吴国高塔。”

刻意回避了“通讯”两个字眼,将功能模糊化。

因为这套玩意实际上没什么技术难度,纯粹就是一个概念突破。

李郁现在要防的是欧洲佬,他们有实力有动机搞山寨。

他不担心清廷,一帮废物除了搞奴隶制,搞杀戮兽军,他们还会啥?

项目的一期计划,

从苏州到江宁,距离 400里,保险起见建了 15座塔。

王贞仪亲自担任第一批“通讯专业”学生的教师。

讲述原理,以及强调保密~

……

吴廷向尼德兰商人购买大量优质镜片,自制大型千里镜~

向法兰克商人购买大量怀表,配发给每一座塔~

派人到南洋购买纯碱原料,要求工业口尽快点出透明玻璃~

建塔,谈不上技术难度。

并不需要像佛塔那般用料扎实,下宽上窄,圆柱螺旋向上,考虑防风,砖头到顶。顶端屋子遮风挡雨,观察员入驻。

半个月后第一次试验。

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江宁城内的第一座塔,观察员尚且不太流畅的操作信号臂,打出信号。

经过十余次传输,

坐落于皇宫内的最后一座塔,观察员当场接收并翻译出了全文。

“陛下,请阅。”

李郁接过纸条,哈哈大笑。

“今日盐水鸭市价, 40文 1斤,鸭汤不要钱。 1779年五月初四,上午八点三刻。”

打开怀表:八点四刻。

又过了一会,第二道消息传来。

“帝国,要大出。”

两道信息,都是李郁在 2天前亲手写下,令人快马送去江宁。

……

帝国的疆域太大,遥远的边疆地区就容易失去控制。

距离和统治力呈负相关。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 2点下手:

交通,通信。

如今,对应的是通信高塔和蒸汽机车。

通信已经突破,蒸汽机车还在反复试验中,但只要舍得砸钱,想来距离实际应用也不太遥远了。

也许初代蒸汽机车还跑不过骏马。

但,骏马已是上限。

蒸汽机车还是下限。

……

接下来,

李郁追加了大量资金,

向科技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