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472 吴廷内部,速胜和拉锯之争~

472 吴廷内部,速胜和拉锯之争~

出身。

清廷不亮,未必吴廷不亮。

赵庄文自认是锥子,只差一个扎人的机会。

……

砰~

一碗沉甸甸的面条砸在他面前的竹凳上,打断了沉思。

“脚下无立锥之地,嘴上有宰辅之能。”

“承惠,15文!”

赵庄文尴尬的接过面条,

对女摊主歉意笑道:

“劳烦娘子挂账,年底一并结算。”

女摊主鄙夷的哼了一声,转身继续忙碌。

……

碎嘴客人显然认识2人,眼珠子咕噜噜转,

讪笑道:

“无妨无妨,周家娘子刀子嘴豆腐心。其实你俩~”

“闭嘴!”

两名当事人异口同声,把碎嘴子噎的跑开找水喝。

摊主周娘子似乎余怒未消。

又讥讽道:

“赵公子少年成名,12岁即中廪生,炙手可热,按说早就该点翰林了。怎地如今三十大几,还籍籍无名?甚至不敢在湖南老家待着,到处厮混?”

赵庄文吃面的动作一滞,

黯然道: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

说罢,大口吃面。

咸辣的碱水面条,最抚凡人心。

不过,

若是里面的辣再多些就更好了。

湖南书生,赵庄文。

从湘湖天才少年混成了乡间唾弃的不成器,也就短短十几年。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中廪生之后,他的心思就逐渐不在科举正途,而是各类经世杂学。

离开家乡,到武昌厮混。

偶遇了这位土著周娘子,为人精明干练,略长3岁。

周娘子的父母极力撮合,

哪怕是一个落魄的文人,对于小商贩之家还是有点吸引力的。

周家父母私下说:

即使这辈子中不了举,说不定外孙能中呢。读书很吃天赋的~

然而,

赵庄文不为所动。

久而久之,关系就僵了。

……

王杰静静观察,见其人吃面速度好似老牛饮水,知是饿坏了。

他将手里的大碗推过去,

笑道:

“这位小先生,老夫年迈,胃口大不如从前,可又不想浪费粮食。可否帮个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