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411 杀不了敌人,可以杀自己人

411 杀不了敌人,可以杀自己人

刀和下乡征粮牵猪的游手厮杀。

之后,

又和闻讯赶来的绿营兵厮杀。

虽然绿营兵战斗力堪忧,可依旧不是农夫们可以对抗的。

每到一处,

都杀的人头滚滚。

火器弓弩先放一轮,然后长矛刺杀。

……

终于,

马忠义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咬牙下达了撤退暨破坏令。

兵丁们有组织的纵火焚城。

赣州府城、南安府城被付之一炬,火势借风势,几乎将半个城烧成了平地。

3天后,

吴军主力赶到,望着残缺的赣州城目瞪口呆。

乌泱泱的无家可归的饥民们站在城外,眼神绝望而悲凉。

苗有林气的破口大骂:

“狗曰的马忠义,落到老子手里活剐了他。”

“派斥候进山追踪,不要放跑了一个清军。”

总之,

赣南地区的民心急剧倒向了吴国。

论缺德,清廷向来遥遥领先,李郁咬牙都够不着清廷的下限。

……

5名文官学校的毕业生怀着复杂心情进驻赣州。

寻了1处无主房屋,挂出牌子。

白底子、红漆字:

大吴江西省赣州府衙。

越是困难,越是能看出各人的本事。

次日,

新任文官们腰悬手枪佩剑,带着几名随从下乡了。

在文官学校读书时,

他们经常被告知:

听到的情况可能是假的,写下来的数据可能是假的,亲眼看到的或许是真的。

多用眼睛,多用脑袋。

少说,多听。

非常之时,可行非常之举。

当前,

摆在文官面前最棘手的任务是恢复秩序。

清军把赣南霍霍的很严重,抢粮、烧房、填水井,招招狠辣。

……

而苗有林目前面临2选1的抉择:

进山剿杀清军?

还是一口气打穿粤赣边界?

“报总指挥,最新战报到了。除南安府外,第5军团已经控制本省所有府城,县城尚不在我手中的仅有长宁县、定南厅、龙南县,还有萍乡县。”

苗有林一愣,

前面3个县在粤赣边境,因为路程问题,故而暂时未曾控制。

“萍乡县是怎么回事?”

“武功山张厉勇部控制了萍乡和袁州之间的唯一官道。他们弄垮了山坡,造成了山体滑坡,西路军暂时过不去。我军一去抢修,那帮人就躲在山上放枪滚石头。”

“炮呢?”

“仰角太大,无法轰击。”

“告诉西路军指挥官,再给他500兵,半个月内拿不下萍乡县就给老子滚回去做1等兵。”

“是。”

……

参谋基于地形地理,还提出了一个方案:

将分散在江西各处的所有士兵抽调南下。

仅在袁州府城、抚州府城各留1个步兵营,在建昌府泸溪县驻军1个步兵连,1个炮兵连。

分别防御湖南、福建方向。

其余州县驻军组成南下大军,因为赣南残破,粮饷供应短时困难,所以建议在攻占梅关之后,还需拿下粤北的南雄府,作为明年南下广东的前哨基地。

苗有林批准了~

“报总指挥,进山的斥候排回营了。”

“让他们进来。”

一名准尉低着头:

“我部30人奉命进山侦查,沿逃敌脚印追踪。12人失踪,怕是~”

“南赣镇居然敢在山里伏击?”

“是陷坑。”

准尉仔细描述了他差点掉进去的一个野猪坑。

坑深8尺,宽5尺,内有积水。

数十根锋利竹签朝上,人掉下去断无生还之理。

……

苗有林指着其中一个负伤严重的人,问道:

“你这伤是怎么回事?”

“报总指挥,挨了清军一箭。”

“你仔细描述一下伏击的过程,清军出动了多少人?用的什么战术?双方战损各多少?”

负伤斥候很尴尬:

“当时我们在爬山道,一侧密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