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406 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死在了最安逸的时刻

406 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死在了最安逸的时刻

1名中尉笑道:

“总指挥勿忧,只要装备跟上、工事挖齐,守城不难。”

“你要什么装备?”

“全装猪面盔。”

旁边人立马附和:

“配上线膛枪,居高临下,两三人一组,装弹射击各司其职。”

黄肆点点头:

“鞑子若拉来重炮,例如大将军炮,远距离轰城墙呢?”

有军官立即回答:

“挖沟,把沟挖到4里外,城外修一圈小型棱堡,以壕沟连通。”

……

第4军团的尉官们越说越起劲。

集思广益,点子满天飞。

就连门外站岗的士兵也被信心鼓舞,挺直腰板,眼里有光。

会议结束,

黄肆走出屋子,望着涛涛江水,感慨道:

“陛下真是知人善任啊。”

5日后,

第2军团6个营赶到,接防九江。

郑河安没来~

官方说法是,养病痊愈后再赴任九江。

当日,第4军团全员开拔。

正好搭乘空出来的船队顺江而下,一路欢声笑语,自是不表。

扬州西南的小县仪征暂由水师驻守。

建筑署负责修缮河道、码头。

此处将成为吴国运输链条的的一处关键节点。

第4军团士气高昂,踩着鼓点进驻扬州。

换下了征战疲惫的第1军团、近卫军团,分别回江宁和苏州府休整疗伤。

……

太湖畔,

卫生署在此新建了一座医院,收治江北会战的伤员400余人,以军官和老兵为主。

枪伤、刀剑伤,以及疟疾、腹泻、发烧等

西山岛,

提取大蒜素液体后,立即送至这里。

距离不远,每日3趟。

李郁这一日前来视察,并且查看了伤员的用药手册后,颇为振奋。

大蒜素对于纯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很不错。

许多必死的伤员都神奇的挺了过来。

“陛下~“

伤员们红了眼眶,颇为感动。

进了阎王殿还能走出来,很不容易。

突然,

第2军团第5营的一位准尉,扑通跪地叩首:

“陛下,请赐下神药救救郑总指挥吧。”

周围,

齐刷刷的跪了十几人。

李郁微笑着一一扶起:

“你等且在此安心养伤,郑校尉那边已经赐药。”

……

府城,阊门。

1年前,郑河安花费500两银子在此购置宅子1座。

从江北归来,

他就在此养病。

有吴门医派的几位名医开药调理,病情逐渐缓解。

马车离开郑宅后,

坐在车厢内的俩名大夫讨论:

“叶前辈,您看这位郑大人?”

“日渐康复,然未曾断根。若是长期安养,摒除鞍马劳顿,可无大碍,可望长寿。”

“晚辈请教,他这病史有多久了?”

“依老夫看,潜伏已久,至少10年。只不过郑大人身强力壮,之前病症不显罢了。”

叶天名对于自己的判断很自信,

7代从医,家学深厚。对于各类常见病信手拈来,尤其对温病颇有研究。

“吴敖,听说官府有人上门找你谈话了?可是劝你去做那卫生署的官?”

年轻的吴敖,眼神清澈,点头道:

“不敢隐瞒前辈,确有此事。”

……

叶天名叹了一口气:

“你怎么想?”

“晚辈医术尚浅,只想精进。”

“嗯,杏林如海,永无止境。你在制药方面可圈可点,但自身的理论尚薄,要多多积淀。而且你学的太杂了,老夫竟不知你究竟为何流何派?”

“前辈批评的是。”

“今日可有诊单?”

“并无,偷得浮生半日闲。”

“一起回府,老夫正好有些心得想找个人切磋切磋。”

“固所愿也。”

吴敖态度很谦逊,跟着去了叶府。

在园子里倚窗用餐,不过4样精致小菜,1尊醇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