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反应不一。
有人兴奋,有人狐疑,有人沉思。
都在琢磨海兰察的战略是否可行。
“吴军舟船犀利,把长江沿线当成了自家后院。朝廷一时间拿不出像样的水师,可若是能一仗消灭他们的陆上精锐。吴军水师就成了无根之木。”
……
众人抬头,望着凶狠彪悍的海兰察。
“诸位将军,江北大营有6万官兵,淮安那边至少还有6万兵。打赢这一仗,封官赐爵,金银宅子,朝廷都不会吝惜。”
“战事关键时刻,本官也会亲自披挂冲阵,还请各位扬鞭催马,随本官一同冲杀。拜托各位了。”
“嗻。”
众人纷纷拱手领命。
主帅都这么说了,大家伙没啥好说的,猪突玩命就是了!
打老了仗的人都知道,两军一旦突破距离,火器就是烧火棍。
以北方绿营为主的江北大营还是挺有信心的,他们打心眼里瞧不上南方同行打的那些烂仗。
尤其是陕甘绿营将官嗤之以鼻。
回帐后,
各自激励士气备战。
同时,
海兰察派亲兵传令,要求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提供粮饷。
打仗之前,
不给绿营兵们先发个2两银子,这士气就没法上去。
另外必须宰杀大量牲畜,丰富伙食。饭菜里没油水,人就没力气。
按照海兰察的要求,江北大营连续3天,全体兵丁顿顿要吃肉!如果江北官府提供不了足够的猪肉牛肉鸡肉,那就请用人肉补齐。
……
这一次,
漕运总督关铭恩、督粮道于运和、淮安知府常火炎、扬州知府胡佐佑表现的特别积极。
胡佐佑当场拍了桌子:
“哪怕全体扬州人勒紧裤腰带,碗里1年见不到油星子,也要保证江北大营的官兵们吃的嘴角流油。”
他出动了所有衙役下乡收罗牲畜。
官道上,
手握皮鞭、牛尾刀的衙役们虎视眈眈。被征发的百姓牵着猪牛羊、鸡鸭鹅,哭着骂着向仪征走去。
扬州城守营更是全部出动。及时扑灭了3股小规模的不满事件,将首犯村夫关进了站笼。
淮安知府常火炎做的更决绝。
除了常规家畜,他甚至下令把全淮安的狗都抓了送到仪征去。
狗肉,也是正经肉!
当然,这个指标很难科学把握。
常火炎是这样下令的:
“每村必须抓10条狗,单只狗重不能低于3斤。做不到,保甲就换人。”
可怜的狗子们被关进笼子,沿着运河往南运。
沿途狗吠不止,成为一时奇观。
常火炎还是缺少想象力,如果他是广东籍的话,起码还能增加两样肉食——蛇、胡建人。
……
心虚的江北官绅这一次表现的特别积极。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希望把“火烧钦差案”给轻轻揭过去~
丰济仓窝案,
涉案数额实在是太大了,近10年至少有300万石粮不翼而飞。
当然了,
遵循“万物守恒定律”,这些粮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保管方式罢了。退一万步讲,至少还在大清国境内,不算流失。
江北大营的丘八们可不管这些,敞开吃。
运河边血流成河。
各种牲畜运到,立马大卸八块、扒皮拆骨。
一开始,倔强的狗子们激烈反抗,还咬伤了好几人。
后来,
河畔,血腥味浓重好似修罗地狱。
再凶狠的狗子到了这里也吓尿了,呜咽发抖,面对屠夫们生不出任何反抗心理。还是被扒皮拆骨扔进大锅烹煮。
……
“都统,银车到了。”
“多少?”
“42万两。”
“哼,照单全收。”
“都统,淮扬士绅代表想见您。”
“不见。就说本官军务繁忙,赶紧打发走。”
海兰察压根不想和这帮人扯上一丁点关系,他是武夫,不大识字,可一点不蠢。
他无法预测皇上会如何处置“火烧郑谨生案”。
但是,
连续2名二品大员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