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374 大清版“杨家将”

374 大清版“杨家将”

、离开江西也是出于健康考虑。万一,染上什么疾病呢。

……

船队在铜陵稍作停留,同时补给食物淡水。

长期驻铜陵煤矿的煤炭署长——王六,匆匆上船拜见、汇报工作。

李郁收下了他的书面报告,

转而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目前的产量,能够支撑吴国的工业吗?”

王六很笃定的点头:

“回陛下,一定够!”

“加上我们所控制的所有府州县,就算100个城池吧,至少有80万户城内居民。日常生活取暖全部用蜂窝煤,够吗?”

“回陛下,冬季缺口或在3成左右。”

李郁走到船舷,望着灰蒙蒙的码头。

地面、忙碌的劳工、各种机械、车辆,就连绿色的树木都覆盖了一层黑色的煤灰。

再低头望去,

靠岸的江水也泛黑,是洗煤厂的黑水。

……

王六低声说道: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

“讲。”

“陛下可开放更多的煤矿,让商人投资开矿。浙南、皖南山中都有煤矿资源,虽没有铜陵丰富,可制作蜂窝煤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郁很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

“你拟个章程出来,寡人过过目。”

“谢陛下,臣早已拟好了。”

王六从袖子里摸出了2张纸,恭敬递上。

“好,好。”李郁颇为欣慰,“铜陵煤矿当前运转有哪些突出的困难?”

王六叹了一口气,如实汇报:

“开矿危险重重,伤亡畸高。而且一旦出事就是一条矿眼报废。再次开掘新矿洞,费时费力。”

“爆炸吗?”

“回陛下。除了爆炸,还有意外坍塌、漏水。防不胜防。”

……

听到这里,

李郁冷不丁问道:

“矿区的治安如何?”

“今年发生了3次矿工之间的群架,2次矿工聚众持械对抗护矿队。臣,都压下来了,死了一些人。”

“寡人想听听你的想法。”

“谢陛下信任。臣是矿工出身,采矿本就是逆天而行,死伤无法避免。但臣想是否可以增加一些经费,用于赔偿死伤矿工,参照军队的标准。”

“准了。”

“臣还想,能否迁一些女子过来?给矿工们一个念想,一个盼头。”

“寡人也准了。”

……

煤矿外,

数千名原绿营俘虏,低头等待。

按照约定,

这些人做苦役挖矿期限已满,可以获得自由了。

望着周围聚集的士兵,刺刀雪亮。

有些俘虏低声说道:

“狗曰的,他们不会要变卦吧?”

“不,不至于吧。”

“调这么多兵,我怀疑他们要杀人。”

说话间,

明黄御驾到了。

俘虏们都呆了,私下偷偷交换着眼神。

王六站到高处,

大声宣布:

“本官是吴国煤炭署长,代表陛下宣布一件事,从今天开始你们自由了~”

……

“万岁,万万岁。”

欢呼,疯狂的欢呼。

俘虏们抹着眼泪,总算熬出头了。

说起来也好笑,

今年铜陵煤矿闹事的全部是拿工资的自由民,而没有一起俘虏参与的。

按照当初的承诺,

他们可以拿路费各自回家,也可以进入建筑队,2两月银、包吃包住。

江南传言,陛下要大兴土木,各项工程造价总额超过500万两。

国丈赵立夏,也确认了这个传言为真。

所以,许多商人决定投身利润很可观的建筑行业。

20多个民间建筑队一字排开,竖起幌子现场招工。

每个建筑队的骨干是从江南8府招募的老泥瓦匠,负责手把手的教授这帮俘虏怎么用瓦刀,怎么砌墙,怎么打灰。

泥瓦匠是个技术活儿,但更是个体力活。

身强力壮的绿营兵,绝对是工程队的最佳选择。

经济部下属建筑署、水利署也来凑热闹,分别现场招募了5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