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341 打开门,让标准之风吹进来嘛!

341 打开门,让标准之风吹进来嘛!

以就近供应。中轴线清晰,正门外18根浮雕水泥柱子简洁而巍峨。如果能配备巨大的玻璃窗,风格上再稍微增加一些中式园林元素,就完美了。”

“嗯,好。”

听了这家伙的话,李郁很满意。

他基本可以确定,这家伙真的懂自己想要什么!

这座宫殿就是雷家望能否晋身的关键。所以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

中午,

工业大臣杜仁、冶金署长陈庄杰、军工署长张承业、训练署长赵二虎以及马钢相关人员,参会。

李郁端坐在长条桌前,

先询问陈庄杰:

“炼钢工艺,流水线化、精确化推行的如何了?”

“回陛下。马钢秉承指示,将全链条分成了15道工序,每道由一组固定的技术工操作,同时备份一组替补,一组学徒。时间、用料均已精确到毫厘,杜绝经验主义。”

“产量呢?”

“日产量大约毛铁30万斤。”

“寡人希望,在年底之前达到50万斤。有问题吗?”

“只要学徒培养跟上,问题不大。露天铁矿简直太完美了,开采班组可以5班倒。”

“寡人再给马钢一个建议,把露天铁矿到冶铁区之间铺设轨道,以小车运输。磨刀不误砍柴工,剩下俘虏人力用于挖矿。”

“是。”

李郁看着在沉思的张承业,笑道:

“你呢?”

众人哄笑,望着脸盘稚嫩,但手掌粗糙、胳膊粗壮的小张。

……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

“说!”

“军工署麾下的工厂越来越多,链条越来越长,开始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尺寸误差。同一工厂生产的燧发枪,八成零件是可以互换的。但若是不同工厂,则只有三成可以互换。这个问题不止是燧发枪有,炮车、马车、各种军用品普遍存在。”

众人纷纷点头,都有感触。

赵二虎突然笑了:

“臣见识过,训练署的枪磨损很大,维修换零件时就要靠运气。”

李郁靠着椅背,

感慨道:

“寡人忙于征战,竟然忘了这个大事。2000年前,秦始皇就知道度量衡要统一,到了今天还是没做到。”

“从今天开始各衙署开始推行标准化。”

众人也是感慨万千,秦始皇的这份眼光确实是看穿几千年。

“陛下,请定下基准尺子。”

……

李郁略一思索,直接令人取来工具在硬纸上画出了基准尺。

1尺,大约是33厘米。

基准尺,长度就定为1尺。若平均分33份,过于麻烦,也不易于推行。

古今结合,不死板不拘泥。

直接取整,分为30份。一份定为1厘,10厘为1分。

1厘当中,又等分10份,定为1毫。

尺、分、厘、毫,清晰完整的长度体系就出炉了,古人也比较好接受。

李郁把图纸一推:

“以此,制作3把基准钢尺存档,之后复刻400把硬木尺交付各工厂衙署。”

……

张承业又小声问道:

“陛下,若是超过1尺的长度呢。”

“以钢棒制作1丈长度的基准尺。但日常使用不方便,可竖立作为校准尺。平时当以坚韧不变形之牛皮,制作皮软尺,长度1丈至3丈。使用前务必校准,若有变形立即淘汰。”

“陛下英明。”

众人齐刷刷附和。

这真不是吹捧,而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有了基准尺,以后的工业生产就有目标了——标准化!

工业盘子越来越大,标准化才能捏合战斗力。

这是一次简短的会议,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

从此以后,

吴国的一切,都会先拿标准化这个流程套一下。

坊间戏称,

江南的豆腐脑放几把虾皮都固定好了,多一把,摊主都不给。因为这叫标准化,陛下说的。

……

甚至,

青楼从业者都叫嚣着:“打开门,让标准之风吹进来”。

经过行业内老专家多轮的对比研究,最终探讨出了一套标准流程:

姑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