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过多久。
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一转手就赚了盆满钵满。都被广东那边的商人买走了。
海外夷商的购买力实在是强劲。
十三行都踏马快赶上印钞机了。
而晋商是最擅长炒价的,立即联合起来,不再出货,而且继续买进。准备让市场缺货,一年挣出3辈子的钱。
他们将眼光投向了福建武夷山一带。这是除了皖南之外,帝国的另外一个茶叶主产区。
大批晋商携带银票蜂拥而至,和广东十三行底下的收购商们打擂台,高价抢茶叶。各路散商小商也跟着主力加入了狂欢!
很快,
整个大清朝的茶叶行业,都迎来了畸形的繁荣。
乾隆四十二年的春天,关键词就一个字:涨!
茶叶涨价!丝绸涨价!粮食涨价!
就连最廉价的人命,也开始涨!
清廷终于在广义的淮西地区征兵了!各府县现场募兵,诚意满满,大头兵月银2两,外加3斗白面,不拖欠,不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