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穿清造反 > 275 敌我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暂时搁置争议

275 敌我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暂时搁置争议

姓的口粮。

马车隆隆驶出,除了2个下人,4个衙役,还有4个陕甘绿营骑兵。

海兰察特意留下了这4个骑术娴熟的西北汉子,叮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钱峰出行他们就务必随行。

这4人很开心的接受了。

护卫要员是美差。能跟着在扬州衙署的伙房吃饭,此间的伙食水平属实是大清第一流。

他们一动,陆续有两波人都跟着动了。

装束打扮看似是普通百姓,贩夫走卒。余光却一直盯着马车的去向,紧赶慢走!

……

长江,仪征段。

李郁在千里镜中仔细观察了江北大营。

绵延十几里,旌旗飘扬。

容易登陆的一段滩涂,皆在其严密控制中。

回到船舱,他开始琢磨接下来的作战方向。

最近,清军越来越活跃。

徽州歙县、绍兴诸暨方向都发生了规模不等的战斗。均是清军主动进攻,规模不大,清一色的绿营兵。

吃亏的都是清军一方,伤亡是李家军的5倍起步。

西边,池州府方向。

阿桂吃亏后狂修营寨,募兵练兵。

虽然所有人都喜气洋洋,觉得官兵不过尔尔。但李郁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阿桂是百战统帅,他从未和自己真正交手。黄石矶之战更像是一种战术试探,极限试探。

军报里真真假假,唯有战场之亲历才真实可信。

……

前些日子在江宁,刘千找自己秘密汇报过,他想刺杀钱峰。

自己略一思索就批准了。

钱峰这样的人确实是心腹大患。

他是文官,出行仅仅是少数护卫而已。刺杀的胜算不低!

“记录,徽州府歙县通往周边的九条辐射状道路,在沿途山道险峻处修筑炮楼,每条路不低于5座,间隔分布,以本地兵守本地土。”

“第3军团从绍兴出发,先取义乌,后打金华。派人接触王亶望施压。”

“江心洲分舰队袭扰东流县上游区域,让阿桂不敢放手一搏。”

“通知经济大臣范京,放下手头所有事务,保证秋收征粮计划。同时在太仓州、绍兴府诸暨县、徽州府府歙县、池州府清溪镇,选合适之地址营造大型战备粮仓。”

“各府所收秋粮,就近送入这四处粮仓。”

“明文昭告各州县各村镇,凡积极加入民兵之区域,徭役即可永久取消。民兵原则上不必出境作战,以守卫本县安靖为主。让赵二虎去办,告诉他,以后不再有成建制的民兵,要么转入野战军团,要么就地守卫本县。届时,本王会将他转入野战军团。”

……

这一连串的命令,在坐船停靠江阴时,由快马送出。

江阴炮台规模很大。

任何敌船想从长江侵入大运河,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重炮会把被迫降速转弯的任何船只轰成碎片。

清军的战船不可能啃得动这座混凝土炮台建筑,这可是划时代的建筑工艺。

除了贵,其他没毛病。

长兴县的水泥厂,规模一扩再扩。

工人已经扩大到了4000人,堪称恐怖。附近的村民,家家有劳动力在厂里干活。

绝对的资源密集产业,人力密集产业。

李郁令人下发了劳保用品——被戏称为“蒙面巾”。

在工头的严令下,众人很不情愿的戴上了。

这个时代没人知道粉尘的危害,也没人会在意。

慢慢的,矿上也用上了一些简陋的水力机器,用于破碎原料。效率比人高多了。

但是,主力依旧是人。

……

就业问题,永远很关键。

根据工厂管理者的汇报,工人们对于吴王的忠心高涨。

这倒不是拍马p,而是真实的人性。

端谁的饭碗,就拥护谁。

农业时代,人辛苦是真的,劳动力富余也是真的。两者并存,并不矛盾。

拥有一份收入不错,不要求技术,不影响农忙的工作,简直让旁人嫉妒的发狂。

周围的闲置劳动力全部被水泥厂吸收了。除了全职工,还收零工。

李郁的戎装画像就挂在厂内最干净的一块区域。

骑着白马,穿着金光闪闪的军服,佩剑指向北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