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意:“我也这么想呢,就怕亲家不愿意……”
“志孝必须得走,这个没得商量。可他这一走,媳妇年轻轻的进门,志孝不在近前,她也不好待,若是仇家寻她下手,挟持志孝回来,也是个大麻烦……最好让他们一块走,走到哪儿,俩人也相互有个照应。可话又说回来,儿子媳妇都走了,舍您老俩在家,近前没儿没女没人照顾也不好。儿媳妇进门,不孝敬公婆,怕外人笑话。外人说啥俺不怕,怕亲家您挑俺不是,说俺家教不好呢。”
“你说这话可不羞煞俺,眼下俺家破人亡,若亲家大仁大义认俺这门亲戚,媳妇进门俺就亲闺女一样待承,她若肯跟着志孝远走躲灾避难,那就是天底下最贤惠的媳妇,俺怕亲家舍不得闺女出门受苦呢。”
“见外的话说一句多一句,我这就回去,把闺女打扮好了,等志孝上门去娶,不过还得问一句亲家哥,俺家闺女还有几件嫁妆,您看是这拉过来好呢,还是等些日子……”吴英良停住话,环顾左右,看看这破败不堪的宅基,明显没有放嫁妆的地方。
方明奎低头寻思半天,吴英良以为他在想一个放嫁妆的地方,心里掠过一丝不快,其实方明奎想的不是这个。
“兄弟,你这不是打俺脸吗?俺家儿子娶媳妇,一针一线给不了媳妇,婆家穷的底朝天,哪敢伸手接媳妇娘家的嫁妆,只要亲家不嫌弃,日后让志孝当牛做马,过一份好日子,报答亲家,报答他媳妇。”
“那我回去对我姐说,让她先把闺女的嫁妆存好了,日后再送来婆家不迟,志孝啥时候去迎亲?”吴英良看看方明奎,再看看方志孝。
方志孝看看父亲,方明奎低头寻思。
“志孝,别难为爹娘,结婚成了家,你就是大人了,爹娘有为难的事,你得出面担着,俺家楚梅你不认识她,她可见过你,她也在城里上学,比你低了一个年级。你若是昨日去娶她,非有锣鼓花轿不可,今日去娶,借头毛驴驮她也行,毛驴不好借,我回去让俺家楚梅穿戴好了,你帮她提个包袱接她进门也行。”
这回方明奎没再犹豫:“兄弟,你不嫌弃和俺结这门亲,心里万般感激咱就不说了,人穷志短脸皮厚,俺再说一句不怕兄弟笑话的话,您先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好了,若不挑俺礼数,夜里志孝上门,让俩孩子从亲家那里走,去县城坐车。”
“这主意好,从我姐家去县城,近了不少路呢。”吴英良高兴,觉着这主意不错。
“兄弟,再多问一句……”方明奎欲言又止。
“哥,还有啥不妥吗?”
“俺不能欺负亲家好说话,俺得问明白了,孩子这一走,往哪儿走,亲家计较不?”
“出门逃难,不是串门赶集走亲戚,俺家闺女出门,随了志孝走,志孝去哪儿,她就随着去哪儿。带她去哪儿都行,山高路远不怕,千万别把俺闺女走丢了。还有一样,俺姐家虽是小门小户,闺女也是拿来当宝贝养着,闺女出门跟着志孝,一辈子受苦受难受穷,那是她的命,俺家大人不说半个不是,若是志孝日后得志,心眼子歪了,让俺闺女受委屈,那可万万不行,要是那样,你们的仇家可就不光刘大麻子一个了。”吴英良看着方志孝,把话砸结实了。
“舅舅放心,今日您一家这么对我,天高地厚的恩德,我若亏待了媳妇,这辈子不敢见您,若是日后遇上啥事,舍了我一条命,也保她平安。”
“志孝好孩子,做舅舅的话说的重,你别记恨,俺也心疼闺女不是,有你这份心,俺家楚梅随你走,不怕山高水远,水深火热,走到天涯海角,俺也不悔,可千万记着,若是方便,常捎个信回来,报个平安,让家里老人放心。”
方志孝点头答应:“那是自然,舅舅,放心吧。”
吴英良走了。
送走吴英良,一想自己夜里也要走,这一走,不知哪年才能回来,方志孝不放心家里的爹娘,不走又不行,想想这些事,心被揪扯的疼。
天傍晚时,趁父亲草铺上歇着,方志孝从家里走出来,匆匆去了陈俊明家。陈俊明是村干部,他走了,得嘱托庄里可靠的人一早一晚照顾自家爹娘。
陈俊明家正房被烧了,好在平时放些杂物的小南屋没有着火,算是有个安身的地方。方志孝来到陈俊明家,推门进屋,陈俊明不在,陈俊明媳妇正在烧火做饭。
“嫂子,俊明哥呢,不在家?”
“志孝来了,来的正好,我锅里蒸的干粮,你哥嘱咐让我多蒸点,正想着一会给你们送过去。”
“难为哥和嫂子,为我们操心。”
“都是自家庄乡爷们儿兄弟,你哥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