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275章 科举再开

第275章 科举再开

的关系就一直不错,因此此次入京科考,蒋琬便在入京之后前来求见周不疑。

毕竟如今周不疑作为东宫刘祺麾下第一人,备受刘祺重视,此次入京,总得先拜个码头才是。

与此同时,国子监内,几名年轻的监生正围着一个身材颀长、面容俊朗的青年,七嘴八舌地说着。

“文伟!恭喜恭喜啊!这次长安县试,你力压群雄,拔得头筹,真是给咱们国子监长脸!”

“就是!省试在即,可就等着你再创佳绩,一举夺魁了!我等还要苦熬一年才能加冠应试,你可得替咱们争口气!”

被围在中间的青年,名唤费祎,字文伟,乃皇室宗亲,汉帝刘瑁母亲的族人,在跟随刘瑁入关中后不久,就入了此前的太学,如今的国子监读书,今年刚刚加冠。

面对同窗的恭维,费祎只是谦和地拱手道:“诸位同窗谬赞,祎不过侥幸得中。省试高手如林,卧虎藏龙,祎唯有全力以赴,方不负所学,不堕国子监之名。”

话音刚落,一个略显稚嫩却带着几分倔强的声音插了进来。

“文伟!”

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约莫十八岁的少年排开众人,走到费祎面前,眼神灼灼地盯着他。

“莫要得意太早!我虽尚未加冠,但日夜苦读,不敢懈怠。待明年我及冠应试,定然要高你一筹!你给我等着!”

“好啊,董允,我等着你,但这次,我在你前面!”

“我会追上来的!”

此人名唤董允,乃益州重臣董和之子,虽年少,却聪慧过人,性子也颇为要强,在国子监之中,因与费祎年龄相仿,常与之相争。

“好了,阿允,文伟比我们年长几岁,自然更早参加科考,你这性子,委实急躁了些!”

“哼!”

董允轻哼一声,别过头去,但眼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却丝毫未减。

这劝解之人名唤郭攸之,此时也在国子监就读。

只不过与费氏族人之后的费祎、董和之子董允相比,这郭攸之是全凭借自己的本事成功进入国子监的,平日里话语不多,但见识不凡,颇得众人敬重。

只是在国子监中只允许加冠之后才能参加科考,因此三人之中,如今只有费祎拥有了科考的资格,而他也没有辜负国子监之名,以长安县县试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参加省试的资格,而他所报的,正是进士科。

长安城,颁政坊,在这里,凡持有省试科举资格的,可以免费居住在长安内城颁政坊提供的房舍内,并免费提供吃食。

虽然条件简陋,但能省下一笔不菲的食宿费用,对于那些家境并不宽裕的寒门士子而言,已是莫大的恩惠。

“您好,我是这次阴平郡举子毋丘俭,闻听此处为应试士子提供免费食宿,特来投奔,不知可还有空余铺位?”

坊内一处房舍门口,一个身材挺拔、容貌英武的青年正在向负责登记的驿卒询问。

“没错,陛下恩典,这几处官驿正是专为赴考士子准备。不过条件简陋,就是个通铺,吃食也简单,公子莫要嫌弃才好。”

毋丘俭朗声一笑:“店家说笑了。能有片瓦遮身,一席安寝,专心备考,已是万幸,岂敢挑剔?只求尚有空位便好,在下方才问过几家,早已人满为患。”

“巧了!东厢那边刚好还有最后一个铺位,挨着窗户,还算亮堂。公子若是不嫌弃……”

“求之不得!多谢店家!”

此人名叫毋丘俭,来自河东闻喜的毋丘氏,虽出身官宦之家,但并非顶级门阀,他的父亲便是如今担任益州阴平郡太守的毋丘兴。

在刘瑁拿下河东后不久,在河东郡已经颇有威名的毋丘兴就被刘瑁看中,调入益州阴平去降服那里的羌氐,而毋丘兴并没有辜负刘瑁的信任,做的相当出色。

如今,毋丘兴的儿子毋丘俭以阴平郡郡试第一的成绩成功获得了前往长安参加省试的资格,一路赶来,并未铺张。

此次科举,父亲希望他报考进士科,但他却对明武科更感兴趣。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开疆拓土,方不负此生!这科举,便是他踏入军旅仕途的第一步!

就在毋丘俭安顿下来的同一间官驿,另一间更为拥挤的房间内,一个面色黝黑、眼神坚毅的青年正借着昏暗的油灯,埋首苦读。

他叫州泰,来自南阳郡,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受司马懿赏识后,才厚积薄发,历任新城太守、兖州刺史、豫州刺史,最终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