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眼下的乌青像两团化不开的墨,曾经灵动的眼眸如今只剩下疲惫。,狐¨恋′闻·学! ¨首_发^耳边似乎还回响着闺蜜林薇恨铁不成钢的话:“苏然,他对你不好,都是你自己惯出来的!”
这句话像根针,狠狠扎破了苏然长久以来用以麻痹自己的泡沫。她想起丈夫周铭的种种:下班回家沙发一瘫,饭菜稍凉便皱眉;她带病收拾屋子,他连眼皮都懒得抬;更别提那些被随意忽略的生日、纪念日,以及越来越不耐烦的敷衍回应。
为什么?她曾经无数次问自己。林薇的话点醒了她:因为她没有要求。周铭第一次忘记她的生日,她体谅他工作忙,自己默默煮了碗面;第一次对她大声呵斥,她选择隐忍,想着他可能压力大;第一次把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她甚至反思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她的沉默与包容,像一张张无声的通行证,默许了周铭的怠慢,教会了他如何轻视她。她默认了他可以对她不好,他便“成全”了她,且变本加厉。
改变,必须从此刻开始。苏然深吸一口气,擦掉眼角的湿意,眼神里第一次燃起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她决定,按林薇说的“那样做”。
第一步:减少无条件付出,让付出有价值。
过去,苏然是典型的“恋爱脑”践行者。周铭一句“老婆辛苦了”,就能让她心甘情愿包揽所有家务,孩子、工作、家庭像三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却还挤出笑容说“没事,我能行”。她以为这是爱,是体谅,能换来他的感激和心疼。_a-i/l+e·x^i?a*o~s_h`u_o~.\c¢o?m′
现实给了她响亮的一记耳光。时间长了,周铭觉得这一切天经地义。他看不见她忙得脚不沾地,看不见她累得腰酸背痛,甚至开始嫌弃她“不修边幅”、“像个黄脸婆”。她的付出,成了他眼中免费的、廉价的空气。
“付出,对值得的人来说,才是有价值的。”林薇的话在脑中回响。苏然看着厨房水池里周铭早餐留下的脏碗碟,眼神冷了冷。她转身,给自己泡了杯香浓的咖啡,端到阳台的躺椅上,翻开一本买了许久却一直没空看的书。阳光洒在身上,久违的宁静包裹着她。
那天晚上,周铭下班回来,习惯性地喊饿,却发现厨房冷锅冷灶。他皱眉:“怎么还没做饭?”
苏然从书中抬起头,语气平淡:“哦,今天有点累,不想做。冰箱里有速冻饺子,你自己煮一下吧。”她继续看书,无视他惊愕的表情。
接下来的日子,周铭的衬衫不再自动熨烫平整出现在衣柜里;他的臭袜子不再从客厅各个角落消失;他乱扔的文件和书籍,苏然视若无睹。她只整理自己和孩子的区域。起初,周铭抱怨、不满,甚至发脾气。苏然只是平静地看着他,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好吗?”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健身、护肤、约朋友下午茶。渐渐地,周铭开始笨拙地自己动手,偶尔看着苏然悠闲的身影,眼神里第一次有了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第二步:减少负面情绪输出,关注自己。/幻+想/姬\ `冕-废_岳+黩′
过去的苏然,心里像藏不住水的筛子。周铭一点不好,就能引发她巨大的情绪海啸。要么深夜默默垂泪,反复咀嚼委屈,内耗到筋疲力尽;要么化身怨妇,喋喋不休地指责、抱怨,试图用言语的刀子逼出他一点愧疚和改变。结果呢?周铭越来越烦,躲得更远,眼神里的厌恶毫不掩饰。
“男人对你不好,你更要对自己好。消极处理只会让自己伤得更重。”苏然明白了。抱怨和指责,是弱者的哀鸣,除了消耗自己,毫无用处。
她开始有意识地“闭嘴”。当周铭又一次晚归且电话不通时,她不再像过去一样疯狂拨打、胡思乱想、然后在他进门时爆发。她给自己点了一份精致的宵夜,看了一部喜欢的电影。当他带着一身酒气进门,看到她平静甚至有些愉悦的样子,准备好的说辞卡在了喉咙里,预想中的争吵场景没有出现,他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不适。
苏然把注意力彻底拉回自己身上。她报了搁置已久的舞蹈班,在韵律中找回身体的活力;她重拾画笔,在色彩中宣泄情感;她开始阅读心理学书籍,学习情绪管理。她发现,当自己不再围着周铭转,世界豁然开朗。和朋友畅聊的欢笑,完成一幅画作的成就感,运动后淋漓的汗水,都远比盯着一个冷漠的男人有意思得多。她的眼神重新有了光彩,眉宇间的愁苦被一种舒展的平静取代。
第三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