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进一边杀敌,一边高声呼喊道:
“莫贺咄可汗已死,尔等还不放下兵器投降,若再负隅顽抗,定斩不赦。”
虽然有不少突厥将士,看到莫贺咄可汗惨死当场,但还有许多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单进开口之后,他们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战斗这才刚开始没多久,莫贺咄可汗就已经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满面惊恐,也有人难以置信,但不管他们作何想法,也都无关紧要了。
当他们看到单进的身影,那所向无敌的实力,就算莫贺咄可汗还活着,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太过高估自己了,突厥根本没有与华夏对抗的资本,可他们却如此狂妄自大,他们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这场战斗继续下去,也不知有多少人会惨死在华夏大军的冲锋之下。*求+书!帮! ^已_发′布_最/鑫-璋^劫/
突厥已经覆灭了许多年,他们又何必为了一个早已成为过去的国家而拼死奋战?
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立刻有突厥首领放弃了抵抗。他不想死在这里,他只是想要活着而已,这有什么错?
此前在莫贺咄可汗整顿各个部落时,他就曾出言拒绝,只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屈服,现在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倒不如臣服于华夏,还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当有一方部落放弃抵抗,剩下的部落,他们又如何有勇气继续挣扎?
这场战斗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也没有任何胜算可言,明知结果如此,再打下去只是徒劳送命罢了。
越来越多的突厥将士,他们丢下手中兵器,跪倒在地,他们战战兢兢,惶恐不已。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单进是否会将他们斩尽杀绝,还是真的会留有余地,这不是他们能够预料的。
选择投降的突厥士卒,犹如瘟疫一般飞快蔓延,很快这战场上,已经看不到站着的突厥士卒了。
他们纷纷跪伏在地,祈求单进网开一面,给他们一线生机。
这时候,单进也停下了动作,他将手中长槊柱在一旁。
单进平静的看着已经屈服的突厥各部,这场战斗突厥各部死了不少人,但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若非他们选择与华夏为敌,单进也不至于亲自领兵征讨。
哪怕突厥复国,对于华夏来说也无关紧要,可他们错就错在,竟敢侵扰华夏边境,真以为突厥的实力,可以战胜华夏了吗?
战斗到这里,已经尘埃落定。
——
在解决莫贺咄可汗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单进派出麾下大军,不断追击突厥残部,任何人胆敢负隅顽抗,那就以雷霆之势将之镇压。
绝对不能给这些突厥外族,半点喘息的机会。
既然他们主动选择与华夏为敌,那就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如果不好好教训突厥,那岂不是让人心存侥幸,觉得就算背叛华夏,也不会遭到任何惩罚,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事情。
这个过程还是很顺利的,突厥各部可谓是望风而降,他们彻底放弃抵抗,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半点获胜的可能。
连莫贺咄可汗都被单进射杀,如此对手,让他们如何应对?
大战尘埃落定。
突厥再度回归中原的掌控,单进令人重新建立漠北都护府。
他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华夏本身的利益,因为他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将突厥斩尽杀绝。
又或者说,就算他将突厥之众杀光了,同样会有新的游牧民族崛起,到时候他们一样会南下侵扰华夏边境,战斗是所难免的。
与其让不确定因素崛起,倒不如让突厥继续存在,同时由朝廷建立都护府,派兵统治漠北之地。
如此一来,就算有其他少数民族崛起,也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将之镇压,避免影响到华夏的稳定。
对此群臣并无异议。
他们原本以为,这场战斗需要耗费不小的力气,但结果却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战斗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单进一箭就射杀了莫贺咄可汗,彻底打破了突厥一方的幻想,将他们好不容易凝聚的斗志,直接化为乌有。
如果莫贺咄可汗还活着,想要扫灭整个突厥,必然要耗费更长的时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