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事进展得颇为顺利,在公布最终的结果之后,天下信服。.小?税,宅. ·冕*废·悦?黩,
在此之前,有不少世家子弟还怀疑单进是在信口开河,他未必会真的给寒门子弟机会,但事实证明,他们想太多了。
单进是真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想要让天下读书人有出头之日。
科举制度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命运。
这一项改革,就让无数读书人都对单进推崇至极。不管后世发生什么变化,最起码科举是单进创建,并且发扬光大的。
这也算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了。
至于那些成功金榜题名的读书人,他们同样是惊喜无比,很多人只是来尝试而已,谁能想到竟然真的成功了。
他们的命运,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此次科举,不管是对于寒门还是世家来说,都至关重要,没有谁能够掉以轻心。
如今世家大族受到单进的压制,他们处境艰难,如果想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培养更多的人才,进入华夏官场。
而寒门学子则只是希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条可以行得通的道路。
在朝廷公布名单的同时,中榜进士也陆续被带入皇宫之中。
再怎么说,他们现在也算是华夏的一员了,自然要面见天子。
单进也想看看,华夏第一次科举,所筛选出来的人才,质量到底怎么样?
当然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单进很好奇,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何模样,这两位可是大唐名臣。
他们的能力不需要怀疑,相信假以时日们一定能够成为华夏的栋梁之才,为华夏的发展壮大,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种事情,单进不会操之过急。
因为有些事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总要根据这个时代来稳步推进。
否则就算单进掌握足够的实力,能够镇压天下局势,也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混乱。
在朝堂之上,一众考中的学子恭敬的向单进行礼,他们自然不敢怠慢。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单进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那个人,而对于世家子弟来说,他们深刻感受到单进的恐怖。
不管世家大族底蕴再怎么深厚,他们传承有多久,也都无济于事,他们根本无法与单进对抗。
如果他们无法认清现实,恐怕整个家族都将不复存在。
正是明白这个道理,如今的世家之人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他们才不会和单进对着干,他们想要崛起,想要重新掌握主动权,还得等到单进百年之后。¨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
到那时候,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再度崛起,他们不甘任人宰割,就此沉沦。
单进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打量着。
杜如晦乃是寒门出身,而房玄龄则是世家出身。如果真要说起来,其实两个人的身份都不算显贵。
因为在当今时代,真正的名门望族永远只有那几家,就是所谓的五姓七望。
见到众人之后,单进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说道:
“诸位能够通过科举,都是我华夏的栋梁之才。
既然你们已经金榜题名,成为我华夏的一员,朕希望你们日后能够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懈怠当以天下百姓为重,为我华夏建功立业。”
单进一番勉励,鼓舞着众人,他的态度很简单,只要这些人好好做事,不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身份什么的都不重要。
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甭管什么世家寒门,单进都不会手下留情。
众人也能感受到单进的态度,显然这位天子,并不是在和他们开玩笑,如果惹怒了单进,对谁都没有好处。
他们连忙拱手答应道:
“陛下放心,我等自当倾尽全力,不负陛下期盼!”
单进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他对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能力很看好,不过他们方才考中科举,也不好一下子对他们委以重任。
如此差别对待,总归有些令人不满。
按照单进所定下的规矩,这些新科进士,他们将会按照朝廷的命令,前往各地担任县令。
只要他们表现得好,政绩足够突出,就能够获得提拔。
说到底,能够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