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内,晋阳城中。
上次亳州府之战,李渊父子在李元霸的掩护下撤离战场,他们不敢迟疑,便是快马加鞭赶回了此间。
单进的实力太过强大,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就算是李元霸,也不是单进的对手。
既然明知没有胜算,他们当然不可能和朝廷同生共死。
本身李家就和杨广有着大仇,只是之前不敢表现出来罢了,现在杨广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那他们又何必虚与委蛇。
当然了,如今天下局势还不明朗,所以李渊也没有贸然做出决断。
他们父子的想法,就是先回到太原,坐山观虎斗,以观时变,等到天下局势落定之时,再做决断不迟。
若是曾经的李家,自然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任人宰割。
可现在,情况显然不一样了,就算李元霸不是单进的对手,但他的实力仍旧非同小可。
放眼整个天下,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和李元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无疑让李家拥有了几分反抗的底气。
在回到太原之后,李渊可算安心下来,虽然此番折损了不少兵马,但太原府中仍旧有不少边军,足以让他割据一方。
虽然不知未来天下局势,会发生何等变化,但李渊并未掉以轻心,他当即下令各个城市严加防守,不可懈怠。
而且最近这段时间,漠北之地也发生了不小的变故。
因为杨广为了应对各路义军,不断从边境抽调兵马,使得原本覆灭的突厥,已经死灰复燃了。
有部分突厥贵族,打着突厥可汗的名义整顿兵马,想要对抗大隋。
因为突厥灭国并没有多久,在这些人的呼喊之下,还真有不少人响应,这就使得漠北乱成一锅粥。
这其中不乏有些突厥小部落,想要尝试入侵太原。
但这件事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有李渊坐镇于此,这些外族翻不起什么风浪。
他们如今的目标还是自相内斗,决出最终的胜利者,成为新的突厥可汗,执掌漠北之地,到时候再来与大隋争锋。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他麾下兵马有限,只能守着太原之地,而不可能向突厥主动出击。
也就是此刻,河北之地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入太原,送到李渊面前。
李渊在得知这些消息后,内心也是有些震。今他连忙下令将,李建成、李世民以及一些心腹召集过来商议。
众人皆聚集于书房之中。
李渊目光扫过,他的表情有些凝重。虽然如今的李家,并非这乱世的主角,但他仍旧感觉到非同小可的压力。
谁能想到,占据河北之地,不可一世的世家大族,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被单进轻易拿下。
包括北平府罗艺,也都臣服于单进,如今单进已经横扫关东之地,用不了多久就会进攻关中,那时候必然是杨广的末日。
就算杨广不愿坐以待毙,又能怎么样呢?
如今的朝廷,根本没有对抗义军的实力,就算他们抽掉大军,防守于潼关之中也无济于事。
李渊根本想不到杨广有任何胜算。
当然了,这件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从他脱离朝廷大军,逃回太原,就注定了他的立场,不可能和朝廷一起。
只是大隋当真覆灭,接下来李渊也该做出选择,他不可能一直隔岸观火,单进可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就算在此之前,他们有些交情,但到了这种时候,人家怎么可能手下留情。
李渊的思绪有些混乱,他沉吟良久,方才开口说道:
“原本老夫以为,河北的世家大族,有河北义军相助,不说击败单进,最起码拖延时间没有问题。
却想不到,他们如此不堪一击,这才过去多久,整个河北就全部被单进给拿下了,包括北平王罗艺,也归顺了单进。
现如今,关东之地尽为单进所有。
接下来,单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也不知他接下来会对何处动手,是先拿下太原并州之地,还是直接进攻关中?
不知诸位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其实李渊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一直没能下定决心而已。
他知道,如今的单进已经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横扫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李家如今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归顺单进,和罗艺一样跟着单进去围攻杨广,到时候天下太平,他们李家也能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