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边犯境的北虏,现在何处”“回陛下,还驻屯在平谷城东。”嘉靖帝双目闪过寒光,不动声色地问道:“没有移动的迹象”“回陛下,昨日、今日,北虏分别向东、向南派出数百探骑,搜索百余里。”“你觉得他们会去向何处”“回陛下的话,从这几日收集的军情来看,臣觉得北虏有南下袭扰,抄掠三河、香河,伺机再犯通州的意图。”嘉靖帝气得双手微微发抖,强忍着满腹的怒火,平静地说道:“北虏军情,你好生收集整理,一日三报递进禁内,不得有误。”“是,臣遵旨!”“正孝,辛苦了,下去吧。”“是,臣告退!”等到朱希孝离去,嘉靖帝愤怒把案桌上的奏章一扫而空。“蠢货!愚蠢至极的蠢货!朱翊钧也是无语。杨选,你身为蓟辽总督,北虏破边犯境,肆虐京畿这么大的事,居然不赶紧亲临前线指挥,还缩在密云死活不动。然后敌情不明,胡乱指挥。都这个时候了,心思还不在御敌上,全放在谄上。这就是大明文官们的本色进士为主的大明文官,既出胡宗宪这样强悍干练的能臣,也出杨选这样昏庸无能的碌碌之辈。只是从比例上看,胡宗宪少,凤毛麟角。杨选多,比比皆是。自己以后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否则的话,就算如皇爷爷这样,把驭下技能点满,也难以从这堆烂萝卜里选出可用之才来。朱翊钧定了定神,开口劝道:“皇爷爷,兵部杨尚书已经急召宣大总督江东率宣大精兵日夜兼程驰援,先锋已到居庸关,不日可背城扎营。镇远侯顾寰也奉诏统领京营团兵,分驻京师内外。保定、天津等镇卫官兵也入驻通州。戒备森严,防御无误。京师无虞!”嘉靖帝喟然叹息道:“可恨,可耻!朕御寰四十年,北虏多次破边犯境。加上这次,两次京师震惊!朕的这张脸,被这些无用之辈丢得干干净净!还掷在地面上,被世人和后人使劲地踩!”看到无比悲愤的皇爷爷,朱翊钧也不知道怎么劝。根子在你身上啊,皇爷爷!你前期把心思放在驭下揽权,后期把心思放在修玄敬天上。上有所好,下有所投。满朝文武百官的心思全在跟你斗智斗勇,以及讨好你上,哪有心思去管边关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