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有点哭笑不得:“我真没这么想,就是顺手的事。”
这姑娘哼了一声,转身进了病房,留下刘武摸不着头脑。
不过,慢慢地,刘武也看出了她的性子。
表面上她看着嘴上不饶人,实际心里挺细腻。
她爹咳得厉害时,她会悄悄背过身抹眼泪;忙着照顾人,却从来不喊一声累。
有时候,病房里静得很,刘武陪着奶奶坐在床边,她总会找个借口过来搭话。
“你们部队是不是天天操练?”她问刘武。
“嗯,哪有那么轻松。”刘武笑着回答。
“那饭菜好吃吗?”她接着问。
“还成吧,比不上家里的饭菜香。”刘武故意逗她。
“得了吧,你们吃得再差,也比我家好。”她撇了撇嘴,眼神却有些发亮。
刘武这才知道,她叫李清兰,今年19岁,是刘家庄区附近村子里的一名小学老师。
家里条件不太好,她爹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这次住院,家里已经掏空了积蓄。
“你这当兵的,津贴挺多吧?”她突然问。
“算不上多,但够贴补家里用了。”刘武没说实话。
“那你家里应该挺高兴吧,能靠你挣点钱。”她的声音低了下来,眼神却透着些羡慕。
刘武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能点了点头。
几天后,奶奶的病情稳定了,医生说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
刘武心里松了口气,想着这次回家也算没白回来。
可就在这天晚上,李清兰他爹的病突然加重了。
那天夜里,刘武正在病床边打瞌睡,隐约听到隔壁传来压抑的呻吟声。
刘武连忙起身,看到李清兰正扶着她爹,急得满头是汗。
“咋了?需要帮忙不?”刘武赶紧问。
“医生说可能得赶紧手术,可家里……”她咬着嘴唇,眼眶红了。
刘武没等她说完,转身跑去叫医生。
手术安排得很快,刘武和李清兰一起把她爹送到了手术室外。
李清兰坐在长椅上,双手紧紧攥着,低着头一声不吭。
刘武在旁边安慰她:“别担心,医生会尽力的。”
李清兰抬头看了刘武一眼,眼里满是无助:“要真出了事,我不知道该咋办。”
“没事的,你爹吉人自有天相。”刘武拍了拍她的肩膀。
手术持续了几个小时,天亮时才结束。
医生出来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只要好好休养,就能慢慢恢复。
听到这话,李清兰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眼泪夺眶而出。
刘武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站在旁边陪着她。
手术后,李清兰忙着照顾她爹,刘武也忙着准备奶奶出院的事。
就在奶奶出院那天,刘武正在病房里收拾东西,李清兰突然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小包裹。
“喏,给你的。”李清兰低声说。
“啥东西?”刘武接过来。
“我娘做的鞋垫,没啥值钱的东西,算是谢谢你这几天的帮忙。”李清兰的声音很轻。
刘武看着她,心里一阵暖意。
“以后……还能见到你吗?”李清兰突然问。
刘武愣了一下,笑着说:“如果你愿意,我们一定还能见面。”
李清兰听了,低下头没再说话。
……
刘武回部队了,巧合的是他的堂弟刘小涛也是要这时候回家探亲。
今年是刘小涛当兵的第三个年头的时候。
那天刘小涛正在埋头苦干,指导员突然来到身边,告诉他:“涛子,恭喜你,你被提干了!”。
听到指导员的消息,刘小涛内心很高兴,但没有表现出来。
等到所有提干的事宜处理完毕,刘小涛的心才终于落下,而他也穿上了朝思暮想的“四兜”衣服时。
当兵的几年来,刘小涛是一次家也没回过。
于是提干后,他便第一时间跟上级请了一段时间探亲假。
之后刘小涛便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只是让他没想到的事,他才刚下了火车站就发生了一个意外。
当时刘小涛才出燕京火车站没多远,突然就就看见一位姑娘坐倒在前方的地上,嘴里还大喊着:“抓小偷啊!”
于此同时在姑娘不远处,有一个人正拿着一个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