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12章 再获一等功

第312章 再获一等功

比如像刘之野这样的军人公安战士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抗洪救灾的英勇事迹告一段落后,9月20日,一场盛大的“63.8”特大抗洪总结大会在京城隆重举行。

这场大会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抗洪斗争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防汛抗洪工作的一次展望和部署。

在大会现场,气氛庄重而肃穆。来自北河京津各地的抗洪英雄齐聚一堂,他们身着整洁的制服,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脸上写满了坚毅与自豪。

刘之野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本次大会上,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和不凡的贡献,荣获了个人“一等功”的殊荣,同时他所在的集体也获得了“二等功”的荣誉。

这是他自重生以来,凭借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首次赢得的“一等功”。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潜力的期许。

而“一等功”在和平年代,这是极其不容易获得的。

曾经有一个说法就是:“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人领”,那么在现实中“一等功”是什么概念?获得到底有多难?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三等功以下还有一个奖励项目叫做嘉奖,但不会颁发军功章,三等功奖章是能够获得军功章的最低一级奖励。

相对来说,嘉奖和三等功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只要在军队公安系统中表现优异,没有任何违纪行为就能够获得,和我们在学校里获得“三好学生”,奖学金之类的标准是相似的。

二等功就不一样了,要求必须是在实际的实战演习、作战和任务的时候有特殊贡献才能获得。

这往往需要特别果敢无畏,甚至在面对牺牲时也临危不惧才能获得。

一般在部队中获得二等功已经是非常高的嘉奖了,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的军人,还能载入地方志里。

二等功的标准都如此苛刻,更不要说一等功了。

在华夏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各个细分的立功项目上,对一等功的要求一般都是“战绩或者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

这放在战争年代里,一般都是要牺牲生命才能换来的。所以说“一等功家人领”也不无道理。

刘之野荣获“一等功”,这绝非易事。在抗洪战场上,他毫不畏惧,舍生忘死,为了救援他人,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的英勇事迹令人肃然起敬,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给他颁奖的还是那位老领导,“我记得你,刘之野同志,没想到我们又见面喽……”他和蔼的主动与刘之野握手,让刘之野受宠若惊,激动不已。

可能是老领导,对他印象很好,主动拉着刘之野合影留念,并给他在“小红书”提笔留念。

刘之野,这位荣誉满载的英雄,在公安系统中被树立为光辉榜样。

部里要求他积极参与先进事迹报告会,以亲身经历和感悟,激励广大公安战士们向他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刘之野心中其实并不太愿意参与这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但考虑到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参加。

辛亏,领导们深知他大病初愈,身体状况尚未完全恢复,因此并未要求他立即投身工作,除了必要的报告会之外。

刘之野感到疲惫不堪,自从重生以来,他就像一台被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不停地向前冲刺。

在短短的五年间,他一手创建了前所未有的治安支队,这支队伍在原本历史上并无先例。

刘之野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破获了多起敌特事件,为国家减少不少的损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治安工作的热爱,也使得京城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和尊敬。

刘之野的事迹现在京城广范围内广为传颂,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人物。

还有刘家庄,这颗闪耀在京西的明珠,倘若没有他的存在,便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而已。

如今,这里已蜕变为一个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小镇。其财政收入甚至超过了许多地级市,人均收入高达上千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村里近乎一半的家庭已步入万元户的行列,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奇迹。

刘之野的存在,如蝴蝶效应般,悄然改变了周围的世界。他的出现,对许多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命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他也很累,一直以来他就有种紧迫感,鞭策着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