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海啸后高度盐碱化的荒地。如果不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那么欧洲的量子屏障被突破也就是早晚的事。六个月和八个月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啊。”
欧洲各国领土大搬迁?刘三维这个书呆子想出来的是什么馊主意?聚集起来一起抵御古神威胁,说起来真简单啊。如果欧陆上没有现在大大小小的国家,兴许搬迁也就搬迁了。现在欧陆上有44到55个国家或政治实体。之所以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那是因为,首先,政治实体的认定就存在分歧。一些地区如法罗群岛和直布罗陀,虽然有自治权,但并不是所有统计都将其视为独立国家。同样,科索沃的独立地位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普遍承认的。其次,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塞浦路斯岛的分裂状态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呼声,都是这种复杂性的体现。
最后就是,各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也完全不同。gpa和欧洲联盟对成员国的认定各有侧重,所以欧陆各国的具体数量都无法敲定。更不要说把一个国家搬迁到另一个国家了。我叹了口气,无奈的摆了摆手:“你让谁的领土当保留地,又让谁的家园当废弃区?要知道领土可不是用一句民族情怀就能概括的。一旦防御区缩减,那么就意味着更少的土地要养更多的人口。咱们就一最理想状态,欧陆各国对我的命令是令到即行。八个月都太匆忙了,而侨居他国就会让那些响应搬迁的人立刻变成无恒产的难民。”
我想起1947年印巴分治用了1年零7个月,造成1500万人流离失所,100万人死亡。而我们现在如果要在8个月内搬迁7亿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于是我无奈的指了指他们划分的巴尔干半岛保留地,“你们把塞族的领土当成保留地,我知道你们是基于科学。阿尔巴尼亚人会怎么想?”说到这里,我就分别拍了拍刘三维和张玄之的肩膀。
最后语重心长的说了句,“先管好你们各自的本职工作,搬迁的事儿先交给我。外交的事没那么容易的。”
“元首,”刘三维突然抓住我的手臂,防护手套的指尖几乎戳进我的皮肉,“至少让各国先放弃争议领土!比如塞浦路斯、直布罗陀、加泰罗尼亚——那些地方未来可能的灵脉污染计算我们已经进行了数千次推演,是根本无法挽救的。”
“放弃争议领土?”我调出加泰罗尼亚的实时画面,那里的独立派正在巴塞罗那街头焚烧欧盟旗帜,“你知道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公投支持率在末世后升到了87%吗?他们会把‘放弃领土’视为镇压,然后还没等他们搬迁,就有可能变成新的恐怖分子!”
喜欢海平线的末日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