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重生赚个一万亿没问题吧? > 第440章 搅屎棍

第440章 搅屎棍

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价的增长速度却显得异常缓慢,仅仅与人工及建筑造价的增速大致持平而已。

这种情况,让一心期盼着房价能够跟预想中能够暴涨,从而能够大捞一笔的伍家,想法落了空。

在长期的薄利甚至微利状态之下苦苦煎熬。

面对如此困境,伍家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打破僵局,不过都收效甚微。

要知道,房地产行业的运营模式是一种高负债重资产的运作方式。

这种没有利润支撑的情况,意味着只要后续的任何一个项目稍微出现些许差错或者意外情况,便极有可能导致他们原本脆弱不堪的资金链条彻底断裂。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那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相信知道的人自然心中有数,不知道的人,可以参考一下近些年来一直忙于出售各类资产以填补财务漏洞的万达老王。

实际上万达老王的状况在地产行业已经算是相对较好的了。

最为典型、也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当属恒某大这家拥有数万亿规模的超大型房企。

当恒某大的资金链断裂后,整个企业瞬间轰然崩塌。

就连曾经风光无限的许皮带也未能幸免,从昔日的首富沦为如今身负巨额债务的“首负”,更是因种种问题最终被相关部门依法拘捕。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在本质上都相差无几,只不过有些企业的负债规模相对较小,扩张步伐较为稳健谨慎。

在资金链断裂的时候,还能够勉强支撑下去,还有机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自救。

类似和恒某大一样的,步子太大,资金断了彻底没救的还很多。

毕竟,它们可不像环宇建设那样幸运,拥有李宗良这样开挂的靠山存在,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无限的资金支持。

现在到了 2012 年,京城以及众多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仍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便是那个房地产行业的令人头疼不已的“搅屎棍”——环宇建设。

每当各地的房价眼看着就要因炒作或者大批炒房客的购买下,开始节节攀升时。

环宇建设总会突然杀出,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开盘数个高端住宅小区。

这一举动,就像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房价上涨的热情。

没办法,刚需的人,都去买环宇建设的低价房,炒房客也都去买环宇建设的低价房。

那高价房卖不出去怎么办?只能降价销售,回笼资金。

房地产行业就是这样,你不把房子卖出去回笼资金,还贷款,那企业就是死路一条。

其他地产商按房价来估算,发现环宇建设恶心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卖价比建房成本略高一点,不会亏本,还能小赚一点。

这就让其他房地产商难受了,跟着环宇建设同步低价出售,他们不亏,小赚,但是不甘心就赚那一点。

维持高价卖,利润是高了,但是根本没人买,反而流动资金要断了。

只能被逼着降价销售。

其实更糟心的还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毕竟只要他们维持和环宇建设的房价一样,还能正常回笼资金,赚到一些利润。

最糟心的人其实是炒房客,他们拿着大笔资金把房价刚刚炒起来,结果发现又有大批房源被环宇建设放出来。

等他们买完之后,又有大批房源被放出来,买不完根本买不完。

手中的大批房子,也不怎么涨价,大笔资金被占用,还不如放在银行吃利息。

还有一些炒房客,贷款炒房,杠杆率极高,赌的就是华夏经济快速发展,房价也必将快速增长。

结果房价确实涨了,不过要拉长到以年为单位才能看到几个点的上浮。

这样的炒房客,最后连贷款利息都还不起。

如今,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察觉到了这一棘手的问题:原来一直以来,都是环宇建设在暗中压制着房价!

然而,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这些开发商们却感到束手无策。

毕竟,若论起土地储备来,试问又有哪家企业能够与环宇建设相提并论呢?

且不说环宇建设拥有数量庞大的土地储备。

单就拿地位置而言,不是位于城市核心地带,便是处于未来重点发展的黄金区域。

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